788-sb.com
站内搜索:

巴文化 我们共同的基因文化

【2016-07-20 11:26:33】【来源:巴中文艺网】【字体: 】【颜色: 绿

  二、巴文化具有“忠勇节义、豪放包容”的精神和宝贵品格,诸多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活方式等均可佐证,其核心要义尤需肯定和倡导

  巴文化具有“忠勇节义、豪放包容”的精神和宝贵品格,从古至今,巴文化如巴江、嘉陵江、汉江源头生生不息跌宕无止,巴中大地上,随处可见的巴文化符号元素,无不彰显着巴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巴文化具有“忠勇节义、豪放包容”的品质 所谓巴文化,就是历史上巴国、特别是巴人或巴地创造的文化。巴文化是一个极其具有个性和特点的区域性文化,它富有特质的精神大体上反映在哪几个方面呢?这个问题非常值得研究,我们本地有学者把它概括为四个字“忠勇节义”,总结得非常好。或许我们还可以再补充一些,是否可用“忠勇节义、豪放包容”8个字来概括,这里初步提出来供诸位商讨指正。下面我们举例对之做些简要的阐述。

  说巴人或巴文化具有“忠勇节义、豪放包容”的精神和宝贵品格,这是有充分的依据的。我们可以举历史上著名的巴渝舞作为例子来加以诠释。商周之际,武王伐纣,号称有八百诸侯响应参加,基本来自西部尤其西南地区,其中主要有八个盟国:庸、蜀、羌、髳、微、卢、彭、濮。这在《尚书》里记载得很清楚。周武王的这八个国家或盟邦都在西南地区,其中蜀在川西平原,其余至少庸、彭两国就在大巴山周边。据很多学者研究,巴就是彭。在川东一带,历史上有不少带彭字的地名、水名和器物名。如阆中有彭道将池、彭道鱼池,开县、云阳有彭溪,巴中所在的渠江流域板楯蛮也与彭密切相关。我们知道賨人是巴人主要支系,又叫板楯蛮,板楯就是木楯牌,是一种防御性军事装备,又写作楯排、彭排,楯是其本名,板楯是就其材料而言,彭排则是因为是彭人的武器。这是一个英勇善战的族群,并以其用优质坚硬的木头制作的楯牌或彭排著称,因而闻名天下。可见板楯蛮或賨人就是《尚书》中随周武王伐纣灭商的彭,彭人或板楯蛮居住生息的地域很宽,不仅广泛分布于大巴山以南的巴中以至整个渠江流域,而且在大巴山以北的汉中等陕西南部也很多,通过蜀道就可以方便地与关中地区的周人联系结盟,出兵参战。

  巴人这次参加武王伐纣立了大功,而且表现极为突出而富有特色。《华阳国志》等史书说:“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可见前歌后舞、英勇豪放的巴人,在气势上完全压倒了殷纣王的军队,迫使其临阵投降,此事因而载入《尚书》这一古代最重要的典籍,彪炳千秋。史书又记载,西汉初年,板楯蛮“亦从高祖定秦有功,锐气喜舞。帝善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乃令乐人习学之,今所谓‘巴渝舞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巴渝舞的由来。打仗与跳舞,现在看来风马牛不相及,但两者的结合实际上正是古代军礼文化的传统,毫不足怪。打仗要唱歌跳舞,以提振士气,威压敌方,古代就是这样的。古人打仗是很讲礼的,双方一定要站好阵,鸣鼓也就是奏乐才能进军,决不能队都没有排好就进攻。坚守这样一个古代的军礼,这是历史上很多民族的普遍传统,在有的民族中一直流传到近代。如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苏格兰人都要整齐列队吹着风笛,穿着花裙子,敲着鼓去冲锋陷阵。所以巴渝舞实际上就是源于我们賨人的古老的军乐军礼传统。以賨人为先锋的灭商一战打得非常漂亮,史书记载就说,賨人歌舞引领的部队,在甲子那一天上午一仗就把商王朝灭掉了,仗打得很痛快。到了汉高祖时,我们知道秦末汉高祖刘邦是被分封在我们巴蜀汉中的,当时的汉中在地理风俗上都与巴蜀同域。汉高祖以巴蜀为其王业之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还定三秦,带领军队悄悄地从故道那边绕过去攻打关中地区,担任前锋部队的又是我们渠江流域的巴人——板楯蛮。仗又打得非常漂亮,汉高祖很兴奋,就下令宫中的乐人,也就是当时从事音乐歌舞方面的专业工作者,专门学习和演出巴渝舞,成为国家的传统节目,影响传袭甚为久远。巴渝舞的史实,实际上反映了巴民族是一个非常优秀而富有文化特色的民族,不仅很勇敢,而且很可爱,很豪放,很有艺术感。这么优秀的文化,老实说,如果我们不去弘扬它,那就真的对不起老祖宗了。巴文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充分的忠勇坚强,豪放乐观的精神是非常有感染力的,今天如能将之融入文学艺术作品,一定会非常感染人。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就是文献当中记载的巴将军蔓子的感人事迹。据说巴国一度曾经出现过内部动乱,就请邻邦楚国派军队来帮助平定,当时就讲好条件,一旦平定以后,巴国就送三座城池给楚国作为酬谢。楚国很强大,很快就把平定动乱的任务完成了,就来要账了,直接找到责任人巴蔓子将军,巴蔓子明确回答,国家的土地是不容丢失的,我可以用自己的脑袋来酬谢你,但是国家的城池没办法给。说罢就当场自刎,以头谢楚。楚王大为感动,他说,假如我的臣下都这样忠勇爱国,还要人家的城来干吗?!所以马上就命令以上卿之礼,安葬巴蔓子将军的首级,上卿相当于执政大臣,以这样一个崇高的礼节来安葬了巴蔓子,巴国也同样以国葬来葬了巴蔓子。巴蔓子将军表现的,无疑是坚贞爱国、有义有节、大智大勇的精神,实际上是反映了一个族群的精神和崇高的气节,毫无疑问是传统文化当中的精粹,是我们今天该弘扬的。

  从“包容”这个角度来看,巴文化也是可圈可点的。巴地和我们整个四川一样,历来就是一个移民进进出出的地方,其文化犹如一个大型水库,水来自四面八方,又流向四面八方,在开放中形成动态的融聚。历史上的四川,曾经有过至少五六次大规模的移民,小的就难以计数了。古代最后的一次大移民就是湖广填四川,这之前,由于明末农民战争,明王朝与清军的战争,后来又是吴三桂的大规模叛乱及清廷的平叛,前后战乱好几十年,四川人口丧失殆尽。据清朝初年政府的统计,当时全川人口总共只有8万多户,省城成都到处断垣残壁,甚至有虎豹出没,省政府不得不搬到阆中去办公长达十几年,所以现在在成都基本上是以后移民的后裔,找不到清朝以前的土著人了。但在成都远郊的龙门山地区,我们还有一批土著。巴中的情况也类似,既有作为人口多数的外来移民,也有一定数量的土著。昨天我来的时候,和巴中文管所的汪所长同路,汪所长说他对此做过调查研究,认为他们汪姓就是土著,我想应该有道理。需要指出的是,在我们巴蜀地区,历来有不排外、兼容并包的精神,这与巴蜀历来就有很多移民的史实和传统相关,这是一种非常可贵的文化品格。因为如果是一个区域是开放的,其人民来自四面八方,又从这里走向四面八方,这个区域一定是充满活力的。从系统论角度说,这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因为按照系统理论,封闭的系统是没有生命力的。所以我们巴蜀文化为什么能够源远流长,充满活力,并形成传统,根本原因就在这里。什么叫传统,传统就是生生不息,传之久远的一个文化系统。这和我们巴蜀文化的品格、特质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们巴文化毫无疑问也是具有这样一种开放和包容的性格。

  (二)巴中民俗中处处可见巴文化印痕 《辞源》对米仓道的解释:“自南郑经米仓山为入蜀要道,路皆险峻,古代用兵自陕入蜀,多出此道。”又载:“武王克殷,封其宗姬于巴”。《阆中志》载“蜀王伐苴,秦惠王借救苴伐蜀灭巴”。笔者认为:灭国并不一定就能灭人,巴人的后裔仍可以以另一种身份存在今天的巴蜀之间,它的文化则如巴江、嘉陵江、汉江源头生生不息跌宕无止。保存到今天的一些古老习俗如“巴渝舞”、“耍草龙”、 耍“板盾(凳)龙”、打“耍锣”、取火用火镰(纸媒创石取火)、穿“脚码子”、烧鼎锅做饭、碱灰汁点魔芋、杠端公(巫教)的“撵梅山”、“过刀桥”、“跑川花”、熏蜡肉、堂屋门上挂“吞口”、正月十五“烧格蚤”,高寒山区的刀耕火种,14岁以下凶死之人不入老坟园,(以四疋木板为棺,名火匣子)“葬”入石岩的习俗:平昌之河流冠名有“巴河”(原名南江河)、通、巴两江汇合后名“巴江”(见谭其骧《商时期全图》)、巴水河、巴渠;以山冠名者有大巴山、巴岭;以人或事冠名者有巴渝舞、巴山背二哥、巴峪关、巴蛮子、巴志、 巴岩洞、巴蔓子、巴掌、巴不得、巴结、乡巴佬、巴蜀、下里巴人、巴笼、巴笆、巴灵台(有乾隆时期的“巴灵台赋”);以动植物冠名者有:巴蛇、巴戟天、巴豆、巴茅、巴岩香、巴鱼、巴岩姜,还有把露出嘴外的牙齿叫“獠牙”等。又如《后汉书》载:“巴郡阆中夷(賨,以下同)人(板楯蛮),作弩射白虎”。《巴州志》载:“汉王发夷人伐“三秦”。同样是把原巴国一带的人称作异人(夷人)。此外,各史均记有“东汉末张鲁拥有汉昌”等等,能影响全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与古巴人后裔不无关系。巴中至今保留着的一些建筑、生活用品比如吊脚楼、吊锅、吊罐、风车、磨子等,尤其是石板屋(在今南江光雾山风景区还有实物原型,这个石头建筑文化和今天恩施一带石板屋可以形成巴文化的呼应,应该特别注意。)、垒房等。这一类的文化记忆应该是很多,但是需要去进一步研究和挖掘。

 

  巴文化相融于大巴山子民的日常生活与生产活动之中,它依附于具体的物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其存在方式是多样化的,比如说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学,有出口成章的民间俚语,有无处不在的民间方言,有千百年不变的民风、民俗、民情、民歌,有充满着劳动人民智慧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有成为非遗文化的传统工艺和工匠,还有一些蜿蜒于崇山峻岭中的古道,掩藏于山野中的古建筑、古庙、古碑、古迹、遗址等等。正因为有这样的存在方式,所以它生命力强,我觉得巴文化重点在这里,特色也在这里。这些存在就是巴文化的符号元素。

【责任编辑:苦菜花】
页面功能:【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