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8-sb.com
站内搜索:

23年70万公里 一位八旬老人还在遍寻红军将士遗存

【2016-07-22 09:26:38】【来源:新华网】【字体: 】【颜色: 绿

  

 

  7月12日,在四川省巴中市,张崇鱼(左一)在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给河海大学学生讲述红军故事。金马梦妮摄

  

 

  在四川省巴中市,张崇鱼(左一)在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给河海大学学生讲述红军故事。金马梦妮摄

  

 

  在四川省巴中市,张崇鱼在川陕苏区将帅碑林长廊内讲述红军故事。金马梦妮摄

  跨越二十年的“长征”

  张崇鱼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带着一本翻得发黄的电话簿,里面的每个字都是他“一笔一画”写上的,没有半点潦草,那是2000多个红军亲属的联系方式。为了找到川陕红军的资料,23年来,他走遍了全国所有省份,累计行程超过70万公里。

  “有4位老红军对我影响很大,他们有的肋骨断裂,有的身上枪眼密布,在1992年红军入川60周年的时候,我就在想,要用什么方式来缅怀他们。”张崇鱼说。

  1993年,张崇鱼提出要为巴中的红军建立丰碑。但老红军从哪里找?这是摆在他面前最现实的问题。

  张崇鱼说,他自费800元,向全国发出3000多封信函,寻找老红军的线索。此后,他走遍了全国所有的省份。在北京,他住的是5元一晚的地下室,吃的是烤红薯,每天早上5点起床外出,直到晚上9点后才回住处。

  舟车劳顿不算苦,对张崇鱼来说,更难的是取得信任。在沈阳、昆明、太原等多个地方,他不停的吃“闭门羹”。“有一次,我带着介绍信和一些资料去找寻找老红军,结果被一些人当成骗子,报案把我所有的东西没收了。”张崇鱼说,当时觉得自己的人格受到了极大侮辱,但是想想自己做这个事的初衷,也就强忍了下来,打掉牙齿往肚里吞。

  张崇鱼在无数次碰壁后也积累了经验。他在出发前,在介绍信上盖上5个单位的公章,并附上电话号码,方便红军家属及相关单位核实查证。功夫不负有心人,张崇鱼逐渐打开了局面,并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的支持。

  1995年,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纪念馆破土动工,同时红军史料的搜集工作仍在进行。在四川省委老干部局,他手抄了三天,记录下1000多名红军将士资料。在湖南省民政厅,他花了5天时间抄写了2.83多万名烈士的名录。 

  “把这些烈士的名字刻在碑林之上,就是要让世人永远记住他们。”张崇鱼说。

【责任编辑:苦菜花】
页面功能:【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