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8-sb.com
站内搜索:

省级非遗保护项目“月儿落西下”

【2018-06-11 08:55:41】【来源:巴中日报】【字体: 】【颜色: 绿

  《月儿落西下》是产生并流传于四川东北部米仓山南麓巴中市辖区内的长篇叙事小调歌,是巴山民歌中有名的叙事小调曲牌名。

  巴中东临达州市,西抵广元市,南接南充市,北连陕西汉中市,是北高南低的大山区。秦汉时,米仓道开始纵贯全境,是上通长安下达成都、重庆的交通要塞。

  巴中人善歌舞,典籍文献记载甚多。《巴州志·风俗篇》记载:“康熙、雍正年间,春田栽秧,选歌郎二人击鼓鸣钲于陇上,曼声而歌,更唱迭合,丽丽可听,使耕者忘其疲,以齐功力。”说明巴中人唱民歌历来已久,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并自发式传承,一直延传到今天。从长篇叙事诗小调《月儿落西下》的内容上推断,其产生的年代至少应在明代。

  《月儿落西下》取材于民间爱情故事,生动地反映了大巴山人在特定时代的情感生活和社会现状,因此,它是记录社会历史的典籍,研究大巴山人在特定历史下的伦理的佐证,是承载大巴山风土人情、生活习性、爱情婚姻的载体。

  《月儿落西下》由《序》《五香酒》《十绣》《十写》《十劝》《十送》《十许》《十二月》八章组成,其结构为积木式结构,即分开来八个章节独立成篇,连起来八个章节一个整体;其内容有想郎、望郎、恋郎、怨郎、劝郎、送郎、以身许郎直到姑娘相思而亡,完整地讲述了一个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禁锢、追求忠贞不渝的爱情、为真爱而献身的感人故事。整首作品以一、二、四句为五言诗,三句为七言诗(近似乐府诗),写作手法多用赋、比、兴。故事情节完整,线条清晰,人物形象鲜明,比喻新奇鲜活,排比对仗工整,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文学语言准确生动,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月儿落西下》的音乐旋律为调式,全都是民族五声调式中的羽调式,其曲式结构大多为上下两个乐句的单段体。不管歌词多长,均用此曲反复咏唱。其唱腔悠扬婉转、低沉衷怨,伴随歌词,情深意浓,催人泪下。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时代的不断发展,能唱《月儿落西下》的传人越来越稀少。原传承人闫华明已经逝世,现能离开脚本完整传唱的人只有通江县火炬镇的何清香。在《月儿落西下》即将失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时,通江县文化馆积极申报何清香为市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同时全面加强非遗保护传承。

【责任编辑:苦菜花】
页面功能:【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