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印记,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如一朵绚烂娇艳的奇葩,植根于深厚的艺术土壤,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太阳落坡四山黄,我盼红军早归乡……花儿年年开,年年登高台,望断天涯望断云,站成了望红台……”新年伊始,市文化馆内竹琴悠悠、歌声绕梁。“我们正在排练《望红台》大型曲艺剧,3月25日将赴天津参加中国曲艺节。”正在组织大家排练的邓老师说,目前演员们正在集中排练现代舞、民族舞、演唱3个部分。
我市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个、省级非遗项目10个、市级非遗项目46个,在保护和传承这些非遗项目的路上,一代代巴中人勇于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成长繁衍 汇聚巴中本地文化
非物质文化是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碎片”,在时代变迁的惊涛骇浪中漂洋过海,从容不迫地承载着人类最美、最永恒的智慧。
回眸巴中,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从新石器时代开始,我们的祖先便在此繁衍生息,有着长达5000多年的历史。多元丰富的三国文化、繁荣昌盛的隋唐文化、极具意义的红色文化汇聚于此,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也在一代代巴中人身上烙下远古巴人的文化基因。这些文化基因以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美术等形式成长、繁衍,汇聚成巴中本地文化,等待我们去挖掘。
截至目前,我市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个(传统音乐《巴山背二歌》,传统舞蹈《翻山铰子》),省级非遗项目10个(传统文学《十里坪》《月儿落西下》,传统戏剧《巴中皮影》,传统音乐《巴山茅山歌》,传统美术“通江石雕”,传统手工技艺“江口醇酿造技艺”,民俗“说春”“正月十六登高节”等),市级非遗项目6个(传统美术“剪纸”“泥塑”“叶脉画”,传统手工技艺“通江银耳生产技艺”“驷马豆瓣”“巴河风干鱼”,曲艺《四川清音》《四川扬琴》等)。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被巴中本地文化所吸引,踏上寻觅巴中历史文化的旅程。“近年来,省内许多音乐学院的教授带着学生来巴中采风,他们对清音、巴山背二歌、巴山茅山歌都特别感兴趣,在这些歌声中寻得知音。”市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相关负责人彭琳说。
收集整理 非遗项目珍档面世
2017年,巴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在市文化馆揭牌,只为让更多身处远方的人靠近那魂牵梦绕的心灵深处,那里有着古老璀璨而又延绵不绝的文化,象征着生命的初生。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成立以来,中心成员便踏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寻根”之旅,跨过山川河流,穿过人山人海,将那些徘徊在路上的遗迹拥抱入怀。他们记录、收藏、拍摄……如今,已记录文字865万字,拍摄照片2076张,录音记录117小时,录像记录115小时,收集实物资料101件,登记实物资料304件,建成传习所4个,建成民俗博物馆和相关专项博物馆6个,展呈相关实物近4000件,形成文字资料93册、影像资料58盒、电子资料17G、其它资料5件。
一群年轻的非遗工作者,在朝夕晨露之间前行,及时录制第一手音像资料,整理编辑刻录光碟,建立了《巴山背二歌》数字库,并以传统佳节、全国自然和文化遗产日等契机,精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以“惠民、乐民、育民”为宗旨的非遗展示展演活动。2016年10月,市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厅开始免费对外开放,陈列各级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41项。
“我们脚下站立的土地,有着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渊源,保护与传承、发扬与繁荣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义不容辞、使命光荣。”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说。
心手相传 精心守护传统技艺
曾几何时,皮影陪伴了巴城一代代人最美好的时光。
“头戴钻山帽,身穿皂布袍。使得哮天犬,手拿三尖刀……”皮影演出现场有打鼓的、有舞动皮影人物的,还有一块儿对台词的。“真有意思”“跟小时候唱的一样”“我也想玩儿”人群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
每逢新春佳节,巴中皮影代表性传承人肖德秋都会带着自己的表演团队,在巴城的各大广场上为大家免费表演。40年前,肖德秋14岁,因家境贫寒,初中一毕业就跟着父亲学唱皮影戏,一唱便是一生。
20年前,巴城每逢庙会或者谁家遇到喜事,都会请皮影戏班子唱一唱、闹一闹,这是当时老百姓主要的娱乐方式。如今,看皮影戏成了一件稀奇事儿,看的人不多,学的人更少……“现在表演的都是传统剧本,以后会创作一些更贴近和融入现代生活的剧本,并用轻松愉快的表演形式呈现出来,让更多年轻人了解皮影、喜欢皮影。”肖德秋说。
戴着老花镜、神情专注,是大伙儿对龙舞文化传承人张洪万扎龙灯时的描述。“因为喜欢!”这是张洪万老人十年如一日坚守扎龙灯、舞龙灯技艺的最好诠释。
扎龙灯是一件精细活儿,一条完整的龙灯制作,从材料的筛选到框架的制作,到颜料的搭配上色,再到龙衣的制作穿戴,以及牌灯等一些附属物件的制作大概需要十几天。如今,张洪万的两个儿子跟随父亲学习扎龙灯,制作技艺日渐成熟。在春去秋来中,张氏一家心手相传,成了龙舞文化“世家”。
3000多年前,《巴山背二歌》在米仓山古道上传唱,声音高亢、韵律流长,是巴山劳苦大众吃苦耐劳、执着坚韧精神的缩影。《巴山背二歌》代表性传承人陈治华、袁吉芳等,为了将巴山背运文化中坚韧不拔的精神传唱下去,积极动员后辈学习。
多年前,在巴中农村,农历小阳春和春分之间,春倌带着春牛、历书、二九(装食物的口袋)、十三把(孝春棒),走村串户为人们送去春天的讯息和美好祝福,这是父辈们追忆的童年时光,也是巴中人心底难掩的乡愁。
在漫长而又艰难的传承之路上,巴中非遗的传承者们独具匠心、精益求精。
创新机制 打破非遗传承困境
“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必须创新机制,为非遗注入新的活力。”彭琳说。
近年来,巴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先后参加五届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展览,受到省政府表彰,获得“太阳神鸟”金奖;传统戏剧川剧、传统美术剪纸先后赴澳大利亚、韩国巡演展览,传统舞蹈《翻山铰子》、传统音乐《巴山背二歌》、曲艺《四川清音》《四川扬琴》先后受邀参加中国艺术节、宁夏(花儿)歌会、西部民歌大赛、中国曲艺大赛等,均获大奖。
此外,全国“自然和文化遗产日”的确立,也让更多人加入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志愿队伍中来。
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成立以来,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激发“非遗+”的创新活力,推动各类生产要素整合聚集、嬗变提升,将“非遗”转化为地域特色明显、人文内涵深厚、市场竞争力强的文化产品和商品。如江口醇和小角楼传统酿造技艺、通江银耳栽培技术、提糖麻饼制作技艺和驷马豆瓣加工技艺等项目;以旅游产品运作入手,从纯粹为表演服务转向艺术品市场、文化礼品市场;设计制作了《巴文化历史研究纪念册》,开发了巴中皮影纪念礼盒、通江剪纸、南江竹编、印花布、巴中根雕、叶脉画等系列文化产品,在诺水河、光雾山、南龛山等景区推介销售,有的“非遗”产品远销成都、深圳、香港及东南亚等地。
“在探索创新的过程中,我们也不断学习其他省、市的先进机制,积极推动出台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因地制宜,实现有效保护和传承的目的。”彭琳告诉记者。
2018年,我市非遗工作者将砥砺前行,做好第五批省级非遗项目申报工作;举办全国第十三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展示、展演、展销活动;创办全市非遗保护培训班、座谈会;收集整理巴中市级及以上非遗项目资料,出版书籍《巴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图片由市文化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