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谈古今,士农工商要勤劳;天下耕读最为本,嫖赌洋烟要误人……”2月24日,通江县广纳镇高坑坝村陈家湾,巴中说唱艺人陈上平手起轻落敲打在渔鼓筒上,“嘭嘭”的鼓筒声与朗朗上口的唱词相映成趣。
“以前农闲时,说唱艺人经常走村串户,或在茶楼、街坊等地方说唱。”陈上平介绍,在娱乐活动匮乏的年代,巴中农村一遇红白事,常会请说唱艺人来表演。巴中民间说唱一般为单人说唱,生旦净末丑全部一人承包,有唱有演。演唱时,以渔鼓筒或金钱板伴奏。渔鼓筒为三节打通的竹简,长约1.2米,一端筒口的蒙皮用猪的护心膜,筒子外面用蓝布条包裹。表演时,将长竹筒斜放在膝盖上,右手手指拍底端蒙皮,就能发出“嘭嘭”的声音。还有的说唱艺人手拿金钱板,边敲边打,边说边唱,边唱边演。金钱板也很有讲究,板质以楠竹或斑竹制成,共3块,每块长30厘米、宽3.3厘米、厚约0.5厘米。
“来得慌,去的忙,来到主家贵府上,主家正在修华堂,端端修在龙门上……”谈论间,陈上平即兴表演一段,说唱词中生动反映了以前大巴山群众修房建屋的情形。
通江县文广新局负责人介绍,巴中民间说唱内容主要取材于地方风俗、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故事情节生动精彩,或歌颂真善美,或鞭黑揭丑,一般以七言为主,通俗易懂,不仅记录了大巴山历史变迁和时代生活风貌,还负载着敦风化俗、教化人心的功能。
刘旭 本报记者 庞峰伟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