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8-sb.com
站内搜索:

承接历史根脉 守护精神家园

【2018-06-27 08:43:33】【来源:巴中日报】【字体: 】【颜色: 绿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

  红色文化是历史、记忆、传统,是新中国的重要文化基因,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色与底气。

  通江坐落在巍巍巴山腹地,历史悠久,山川秀美,1991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通江既是当年川陕苏区的首府,又是红军入川解放的第一个县城;既是川陕两省的战略要地,又是整个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据考古和文物普查资料表明,分布在通江县的文物古迹极其丰富。目前,已登记有地面不可移动的文物点多达861处,收藏有馆藏文物9148件(套),其中上等级的文物居省内各市、县之冠。

  近年来,通江县大力实施保护、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工程,一批批优秀的红色文化项目和作品赢得了市场,生机勃发,使得通江县的红色文化如彩虹般闪耀巴山大地。

  

 

  王坪烈士陵园

  资源丰富 素有“露天博物馆“之称

  从通江县城红军广场拾级而上,便可看到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仿古式的建筑给人历史的沧桑感,朱红色的大门向外敞开,来来往往的游客观看留影,犹如沉醉在那个战火纷飞的红色年代。

  踏进朱红色的大门,徐向前的雕塑映入眼帘,正前方是军史陈列馆,这里陈列着近8000件珍贵的红军文物和图片,集中反映了红四方面军在通江金戈铁马的倥偬岁月。

  站在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门口放眼望去,依次是红军广场、红军桥;而且红军桥头的石壁上刻有川陕苏区第一幅红军石刻标语“争取苏维埃中国”。

  

 

  文物单位保护标志牌安装

  行走在通江,处处可见文物古迹。沙溪镇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安埋了7800余名红军指战员的遗体;坐落在炮台山下的列宁公园有红军石刻标语、棋盘石等红军遗迹,记录着战火硝烟的岁月……可见,一件件文物,一处处遗迹,生动再现了巴山深厚的红色文化。

  “通江县文化底蕴丰厚,不仅收藏有丰富的可移动文物,还保存着众多不可移动文物。有各个历史时期的馆藏文物,有新石器时代的远古人类文化遗址,有精美的历代佛、道教石窟,有保存完整、雕梁画栋的明清建筑和规模宏大、雕琢精美的明清墓葬。”通江县文物局负责人说,尤其是通江的红色文物极其丰富,红四方面军以通江为依托,开辟了全国第二大苏区,辉煌的历史留下了灿烂的红军文化和革命文物,至今保存完好的红军遗迹、遗物遍布全县,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文物之珍贵,全国罕见,素有“露天博物馆“之称。

  据了解,目前通江县分布有861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29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27处28点,巴中市文物保护单位28处,通江县文物保护单位135处。国有博物馆5个,民办博物馆1个,收藏有馆藏文物9148件(套),其中一级文物4件,二级文物37件,三级文物615件,一般文物6746件,未定级文物1746件。

  

 

  石刻标语

  保护文物 发扬担当精神

  “革命文物保护现状堪忧。”通江县文物局负责人感叹,红军在通江期间的党政军机关、团体驻地,大都系清末民初的土木结构建筑,年久失修,腐烂现象严重,数十处国家、省、市文物保护单位不同程度出现损害,甚至损毁,亟待保护和修缮。而且,红军标语分布分散,大多散存山间野外,长期日晒雨淋,加之无专人看管,已出现不同程度的风化剥蚀现象,亟待采取保护措施。

  如此多的革命文物如何进行合理保护、促进红色资源转型为红色资产?

  

 

  瞻仰红军烈士陵园

  规划是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通江县坚持优先考虑把文物保护作为城乡规划和建设的刚性要求,结合通江县实施的红军街打造工程和川陕苏区首府遗址分布情况,合理、科学编制川陕苏区首府遗址复原规划,力争情景再现川陕苏区首府。通江县石刻标语共有8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24点,大都分布在乡间野外。“为更好地保护这些红色遗珍,我们邀请了国内知名团队编制《通江红军石刻标语群保护规划》。”通江县文物局负责人说。

  在资金方面,通江县积极争取国家、省级革命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并依托国家革命文物保护五年行动计划,结合通江县实际,邀请专业团队对革命文物进行勘测设计、编制方案。同时,积极争取省级资金对通江川陕省工农总医院红军烈士墓、大城寨红军烈士墓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保护。

  

 

  题词留言廊

  “通江幅员辽阔,深处大巴山深处,文物资源丰富。”通江县文物局负责人说,通江县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为契机,多次对县域内革命文物进行排查,筛选一批有价值的革命文物点进行勘测,搜集整理资料,力争列为第八批国保申报对象,通过提高文物级别来加大保护;充分发挥乡镇村社干部力量,经常性对革命文物总体情况进行监测,发现有异常及时报告,并处置。

  2017年,通江县进行了革命旧(遗)址调查工作,编制完成了“十三五”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抢救修缮项目,成功申报空山战役遗址等2处13点革命旧(遗)址为四川省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启动了王坪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完成了川陕苏区红色文化区的规划设计以及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军史陈列升级工作,实施了通江红军石刻标语群抢险加固工程。

  “今年我们主要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和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项目,完成通江千佛岩石窟危岩体加固和防渗工程,启动石窟窟檐修缮工程;完成通江川陕省工农总医院红军烈士墓、大城寨红军烈士墓保护设施建设工程;筛选、论证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完成申报等工作。”通江县文物局负责人说。

  

 

  列宁公园

  红色旅游 传承红色基因

  风沙吹老了岁月,抹不去人们的红色记忆。参观红军遗址,追思红军伟业,成了文化旅游的价值追求;深度挖掘红军文化,大力开发红色旅游,这些年通江县成果丰硕。

  在通江,以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空山战役遗址等景点为核心打造的红色旅游线路,成为不少游客的首选之地。

  每年五一,或是国庆假期,游客闫虹霖都会到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缅怀先辈。闫虹霖说,站在祖父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追忆往昔,更深深感觉到革命先烈的伟大,“今年五一的时候我专门把孩子带来瞻仰红军烈士,教育孩子继承和发扬红军精神。”闫虹霖说。

  

 

  毛浴镇红军石刻标语

  近年来,通江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融合发展为路径,坚持文旅融合、产业融合、区域融合,充分发挥红色旅游在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革命故事、提升旅游供给能力、带动脱贫攻坚等方面的综合效益,以创建王坪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为核心,积极推进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通江县以大巴山干部学院为载体,先后接待了来自省直机关党校、省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都市郫都区农林系统等单位的党性教育培训班8期,培训外来学员600人;与延安干部培训学院、阿坝长征干部学院、张思德干部学院合作办班3期,培训学员163人。“大巴山干部学院已逐步成为面向全国锤炼干部党性的熔炉,展示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的窗口。”通江县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说。

  红色旅游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也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收入。近年来,沙溪镇王坪村的村民依靠红色旅游,发展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每年的五一、国庆、中秋假期,村民王德胜的农家乐每天都有10多桌客人。“一年收入10多万,3个娃娃读书的问题解决了,外债也还清了,天天都是好日子。”王德胜高兴地说。(本报记者 刘旭文/图)

  

【责任编辑:苦菜花】
页面功能:【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