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8-sb.com
站内搜索:

巴中市脱贫攻坚工作述评

【2018-06-15 09:45:38】【来源:巴中日报】【字体: 】【颜色: 绿

  一个千年梦想,从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走来,闪耀着金色的光芒。这个梦想就是摆脱贫困、奔向小康。

  一种拼搏精神,在不屈的巴中人心底激荡,凝聚起笃行的力量。这种精神就是苦干实干、创新创造。

  为了这个梦想,践行这种精神,巴中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1993年底建立地区时,巴中大地还是一穷二白,属于典型的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三区叠加地区。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巴中贯彻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规划,开始了区域内首次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

  25年来,巴中扶贫开发走过了以解决基本温饱为主要任务的攻坚式扶贫、以改善人居环境为主要任务的综合式扶贫、以建成全面小康为主要任务的精准式扶贫,走出了一条贫困山区特色脱贫致富之路。

  截至2017年底,全市建卡贫困户由1993年的90.9万人下降到2017年底的13.57万人。

  从艰难跋涉走向开始跨越、从封闭边缘走向开放前沿、从解决温饱走向建成小康,巴中,在中国大国扶贫开发史上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迹,写下了一页精彩的篇章!

  这是一场十分艰难的赶考——

  恶劣的自然环境、脆弱的经济基础、落后的基础设施严重制约了巴中的发展进程。建地设市以来,巴中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总揽全局的中心工作,组织带领人民群众向贫穷落后发起一次次宣战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小康,是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恒久守望,是穿越无数苦难的执着梦想,更是巴中人民千百年不改的美丽初衷。

  中国向世界郑重宣布:到2020年,消除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大国担当,更是为民情怀。

  四届市委向省委和全体巴中人民庄严承诺: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小康。这是政治任务,更是历史使命。

  基础之弱、任务之重、压力之大,前所未有。与全国全省实现同步全面小康,于巴中而言,不啻于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考,赶好这场大考,何其艰难!

  巴中到底有多难?

  难在全域整体贫困。巴州区、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属国家级贫困县,恩阳区属省级贫困区县,巴中1.23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整体贫困、连片贫困特征异常明显。

  难在贫困人口数量大。刚刚建立地区的巴中,建卡贫困人口近百万,每10个巴中农村人中就有4个贫困人口。到2013年底,巴中仍有贫困人口49.42万,占全国总数的0.6%,占四川的7.9%,贫困人口的绝对数排全省第4位。

  难在贫困程度太深。建立地区之初,巴中有近5000户贫困户住窝棚、岩洞,近20万人患地方病,90%以上的村不通公路。到2017年末,贫困发生率虽然下降到4.5%,但仍位居全省第三位。

  难在脱贫难度太大。2017年末剩下的13.57万贫困人口,大多是经过前几轮扶贫之后剩下来的“硬骨头”,或丧失劳动能力、或身患重病、或文化程度低,因灾、因残、因学、因病等致贫返贫问题突出,尤其是通江、南江等北部山区脱贫任务特别艰巨。

  这些难,个个千钧压顶,件件如鲠在喉。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如果这些统计数字有些枯燥,不妨透过历史回望20年前巴中的农村和农民。因为只有真正了解巴中这块土地和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民,才能真正读懂巴中与贫困抗争的艰辛。

  一些群众的贫困程度超出常人的想象——通江县董溪乡尖场坝村,一风吹来挡都不挡一下的刀背梁上,村民唐兴喜仅有一间茅草房,折根树枝当筷子、刨着红苕填肚子,这就是当地群众贫困的生动缩影。

  一些困难百年未解甚至被认为无解——十年九旱的南江县八庙镇普照寺村,村民一年四季主要任务就是背着扁桶漫山遍野找水吃。一盆黄泥巴水,先淘菜、再洗脸、后洗脚。“背了几十年的水,背都背驼了。”村民王结伟提及辛酸往事,浑浊的眼里泪汪汪,“从解放(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一直都缺水,靠天吃水,莫得改(无论怎样也改变不了这个现实)!”

  大山深处,尖场坝村、普照寺村以及许许多多这样的村,村民刀耕火种求生存,世代辛劳、世代贫穷。

  1993年巴中成立地区之初,户籍总人口310万,贫困发生率达到40%;地区本级财政为零、工业为零,四区县(恩阳区2013年成立)财政总收入不足1亿元。高速公路没有一寸;境内省道、县道,除14公里城市过境柏油路、水泥路外,全是泥结碎石路面。

  “那时的巴中农村,随处可见茅草屋、土坯房,甚至还有人长年住岩洞、蹲窝棚。”回想当年的贫穷程度,一位市级老领导忍不住怆然涕下。

  怎一个“穷”字了得?

  巴中贫穷,穷得“米缸见了底”;巴中落后,落后到“交通靠走”“通讯靠吼”。

  难道这片土地上只生长贫穷?

  巴中人民不信!巴中的共产党人不信!巴中的各级干部不信!

  从成立地区之初,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扶贫开发、脱贫攻坚作为总揽全局的中心工作,组织带领全市人民群众向贫穷落后发起一次又一次宣战。

  ——“八七”扶贫攻坚期间,建立地区之初,巴中围绕“五改三建”,用7年时间,解决了11万余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新阶段扶贫开发,撤地建市之时,巴中重点“解四难”,贫困落后面貌逐步改变。

  ——新一轮十年扶贫开发,巴中坚持“统筹城乡、全域扶贫、连片推进、精准实施”,着力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农村面貌加快改善。

  ——从2014年至今,巴中聚焦“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推进“五个一”帮扶,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农村面貌显著改善。

  一任接着一任干,一锤接着一锤敲。贯彻中央、省委的部署,从“五改三建”“解四难”到“全域扶贫”“精准脱贫”,巴中扶贫工作实现了从“大水漫灌”的粗放型到“精准滴灌”的精益型转变;实现了从解决人民群众基本温饱问题到追求现代文明美好生活转变。

  在一次次与贫困抗争中,这片土地上激情与艰辛并存,汗水与收获共舞。英勇无畏的巴中人民为了摆脱贫困,向命运发起了一次次挑战,进行了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的抗争。

  一路兼程,几度风霜。在巴中人自强不息的同时,共和国没有忘记这片贫穷与荣光并存的土地,深情的目光一次次投向这里。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总理的温家宝两次到巴中视察指导扶贫工作,国务院扶贫办一次又一次把关怀带给巴中。爱之深、情之真,巴中摆脱贫困的信心更足了!

  把巴中列为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贫困地区女童教育项目实施市;通江县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县;巴州区被确定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土资源部为巴中量身定做6条土地特殊支持政策……项目倾斜、资金倾斜、政策倾斜,中央、省委“倾囊相助”,摆脱贫困的信念更坚定了。

  虽然“赶考”路举步维艰,但有中央的关怀,有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巴中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赶考远未结束”的谆谆告诫,坚定扛起扶贫开发、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用实际行动艰难而又笃定地解好一道又一道难题。

  道路虽艰,但梦想终将抵达。行进在奔康路上,巴中的步伐愈加从容。

  这是一份舍我其谁的担当——

  面对历史的使命,四届市委、市政府勇挑千钧重担。巴中人民以“敢叫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豪迈气概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把贫穷踩在脚下

  2020年,对于巴中来说,是一张安排异常紧张的时间表。作为四川四大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全市380万人民就要在那一年、那一刻,同步迈进共和国小康的大家庭。

  从“八七”扶贫攻坚到新阶段扶贫开发,再到新一轮脱贫攻坚,沉甸甸的接力棒传递到四届市委手上,千钧重担落在四届市委肩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脱贫攻坚是时代交给我们这一茬人的历史使命,是380万老区人民的厚望。”2018年4月28日,市委书记罗增斌听取巴州区脱贫攻坚工作汇报时强调。

  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围绕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的部署,市委书记罗增斌、市长何平和他们的战友们毅然决然担起限期脱贫摘帽的重大政治责任,组织带领全市人民在四川脱贫攻坚四大主战场上打响了一场又一场攻坚战役。

  这里是战场,没有战火硝烟,却同样军令如山。

  履行向省委和巴中人民立下的“军令状”,市委书记罗增斌、市长何平和他们的战友们一刻也没有懈怠。

  “罗书记进屋里来问有啥子困难,打开冰箱看我家有莫得肉吃,非常亲切,就像自己家人一样。”回想起2017年的夏天,市委书记罗增斌冒着酷暑、汗流浃背登门看望的情景,恩阳区明阳镇林家庙村贫困户孙芙蓉至今难以忘却这温暖的一幕。

  2017年6月以来,从机关到基层、从丘陵到深山、从园区到工地,市委书记罗增斌研究得最多的是脱贫攻坚工作,去得最多的地方是贫困村,牵挂最多的是贫困群众。

  按照中央、省委决策部署,以罗增斌为“班长”的四届市委一班人超前谋篇布局、科学调兵遣将,采取超常举措,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军令状”在前,巴中拿出前所未有的政治站位: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各级领导干部既挂帅又出征。

  “军令状”在前,巴中派出前所未有的组织力量:全市1725名“第一书记”驻村,7万多名党员干部职工“沉下去、贴着帮”,结对帮扶贫困户,选派350名优秀干部全脱产开展巡回帮扶工作。

  看目标设计:编制《巴中市扶贫开发规划(2011—2020年)》《巴中市“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2016-2020年)》和相关专项方案,共同构成新时期巴中推进脱贫攻坚的总体设计和制度安排,科学确立脱贫奔康时间表和路线图。

  看标准体系:在中央“两不愁、三保障”、省委“四个好”的标准基础上,巴中先做必答题,再做加分题。

  看战役部署:面对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从“春季攻势”到“夏季战役”,从“秋季攻坚”到“冬季冲刺”,全市上下百倍用心、千倍用力,一场战役接着一场战役打。

  这里是战场,没有真枪实弹,却同样直击靶心。

  市县建立作战指挥部,用好“绣花针”,使好“绣花功”,建立精准扶贫构架体系,挂图作战,把“六个精准”落到实处。

  辨穷户。全市建立精准扶贫数字管理信息系统和贫困对象动态调整机制,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全面。

  把穷脉。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和特殊现实,尊重不同实际情况,为贫困户量身定制“一户一册”帮扶措施。

  断穷根。量身定做产业扶贫计划,把贫困群体纳入精准帮扶的产业链条主体中,实现持续发展和永续脱贫。

  强志智。培养贫困户自力更生的能力,着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推动扶贫模式从传统的“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强身”。

  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不同致贫原因,享受不同扶贫政策,每一个贫困群众身后,都有一套精准细密的扶贫工作方案。

  这里是战场,没有浴血拼杀,却同样誓言铿锵。

  “全身心投入巴中、熟悉巴中、热爱巴中、奉献巴中”“坚决完成省委、省政府交给我们的任务,向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市委书记罗增斌率先垂范,用行动践行着初到巴中时的承诺,用脚步丈量1.23万平方公里土地。风雨兼程,一程又一程,短短一年时间,他就走完了巴州区、恩阳区的所有乡镇,以及其他区县的绝大部分乡镇。

  “要落实到人脱贫上,做到全体起立、一个不剩;落实到村退出上,做到整齐划一、一个不留;落实到区摘帽上,做到背水一战、一步不迟。”在巴州区脱贫摘帽大会上,区委书记张平阳话语坚定。

  “不分一线二线,全在火线,坚决完成脱贫摘帽任务。”在恩阳区脱贫摘帽大会上,区委书记梁津华誓言铮铮。

  “南江县不脱贫,我和县长就地请辞!”2018年2月26日,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市脱贫攻坚大会上,市政府副市长、南江县委书记刘凯以近乎“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悲壮宣誓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

  打好主动仗、下好先手棋,虽然平昌县、通江县脱贫摘帽在后,但县委书记蒲开文、孙辉一刻都不曾松懈,也不敢松懈,时时绷紧着脱贫摘帽这根弦。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为了这片红土地,为了这片红土地上的百姓,白加黑、五加二,已经成为巴中所有党员干部的工作常态。

  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市级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县乡领导干部快步跟上,以更扎实的工作作风将压力传递到每一名帮扶干部。

  红光镇柏山村驻村干部严怀成白天奔波在田间地头,晚上还要挑灯夜战干业务工作。

  白庙乡茅垭村第一书记秦和平挽起裤腿跳进水田帮助贫困户插秧,挽起衣袖拿起镰刀帮助贫困户割麦子。农户家养的狗,一看到他就亲热地摇尾巴。

  ……

  在脱贫攻坚一线,活跃着一大批像严怀成、秦和平这样的扶贫干部。贫困村里的“新面孔”逐渐成了群众喜爱的老熟人。

  这里是战场,没有枪林弹雨,却同样有流血牺牲。

  刘泽顺,恩阳区三河场镇花台村支书,把生命最后的热血,洒在了巴中的脱贫攻坚主战场上。

  在脱贫攻坚的日子里,刘泽顺带领村民修建村道路,治理山平塘,种植中药材,让花台村的村民过上了幸福生活。2017年3月4日,刘泽顺带病连续工作了17个小时后突发心肌梗塞去世,花台村200多村民自发相送。

  鲜超,南江县石滩乡碾子嘴村驻村工作队员。因脱贫工作到县城出差,返回途中遭遇车祸,一个年轻的生命不幸倒在了他最热爱的事业上。

  在60多天驻村工作时间里,只要是百姓的急事难事,鲜超都义无反顾地去做,把自己忙得像陀螺,连家都顾不上。

  无私奉献、舍小家、顾大家,这样的故事在巴州、在恩阳、在南江、在平昌、在通江,在巴中的每一个贫困角落上演。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舍我其谁。

  领导示范的凝聚力、帮扶单位的拉动力、扶贫工作队的推动力、乡村干部的带动力、人民群众的战斗力,因为这项伟大的事业紧紧地熔铸在了一起。

  担“责”不推、担“难”不怯、担“险”不畏,巴中的脱贫攻坚已经从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到提高工作实效,从加大工作力度转变到加快工作进度上,从抓单项业务转变到抓社会全局的生动局面。

  从市委书记、市长,到驻村第一书记,各级党员干部把使命铭记在心,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困难群众的期盼高举到头上……

  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2016年,巴中215个村退出,9.1万人脱贫,实现了首战告捷;2017年,215个村退出,9.5万人脱贫,实现了再战再胜。

  这是一次红军精神的伟大实践——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巴中大力弘扬红军精神,以智慧创新攻坚克难。从“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到“苦干实干、创新创造”,巴中人民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斗中刷新了红军精神的新高度

  巍巍巴山,层峦叠嶂,阻挡不了巴中人民打开山门、走出大山、摆脱贫困的千年梦想。

  因为这里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的人们继承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

  舞动着鲜红的国旗,工人们相互拥抱,激动的泪水盈满眼眶……近日,巴陕高速公路最大控制性工程——米仓山隧道的右洞完成了四川段合同目标。

  同样在巴中,同样是修筑北向出川的路。23年前,10万民工背着草垫、粮食、锅碗,浩浩荡荡从南江县所辖的10区两镇汇聚成筑路大军,在川陕路南江至陕西南郑段拉开了长长的战线,驻扎在海拔1500米的深山老林里。

  两条出川路,不同的是一条高速公路穿越米仓山,另一条是普通公路翻越米仓山。相同的是,这两条路的建设均记载着巴中人民挣脱大山羁绊的艰辛,镌刻着巴中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

  巴中贫困,但绝不是因为巴中人懒惰,不是巴中人不求上进,更不是巴中各级党政和广大干部不思进取。改善恶劣的自然环境,破解落后的区位条件,改变脆弱的物质基础,实在是一厢情愿不行、一蹴而就也不行。

  回眸建地设市以来各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艰难历程,我们很容易发现,苦干实干一直是巴中人的精神特质,我们也不难发现各个时期的发展战略中的共同点:打开山门、解放思想。

  除了苦干实干,经过红色浸润洗礼的巴中这片土地上,从来不缺乏改革创新的力量,“排难创新”已深深融进了这片土地,当年的红军精神已经演化为今天“苦干实干、创新创造”新时代的巴中精神。

  “老区绝不是封闭的代名词,欠发达地区更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善于改革。”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之于今天巴中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的重要性,四届市委有着深刻理解。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巴中的脱贫攻坚,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的同时,不断地改革创新。

  产业扶贫,探索了一批可复制、能推广的样本——

  初夏,从南江县兴马镇饮马池村到庙坪村,一路芳香扑鼻,大片大片的金银花正在盛开,村民们背着背篼提着篮子忙着采摘。这条线,就是南江的5大特色产业长廊之一。

  增强脱贫攻坚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市全域规划引领产业发展,坚持长短结合、以短养长。通江县创新以基地建设带动现代农业、以园区建设带动新型工业、以旅游发展带动现代服务业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平昌县因户制宜发展“五小”经济。南江确定“南茶、北羊、中蔬粮”,加快推进核桃、茶叶、金银花、生态养殖、乡村旅游5个“百里特色产业长廊”建设。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创新推动,贫困群众有了短期可见效、长期可持续的脱贫增收产业。

  多权同确,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

  巴州区花莲乡新庙村,村民李克金一家5口人共同持有一张“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村民李伟从李克金、王家贤两户村民那里流转耕地,拿到一张“土地流转经营权证”并利用流转土地建起了梨园,巴州区农业局又颁给他一张“农业特色产业所有权证”——三张证件清晰地梳理出巴州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现路径。

  巴中,创造性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同步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林权、农业特色产业所有权、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物权、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权和集体资产股权“八权一股”的确权颁证。

  沉睡的资源要素被不断唤醒,兴村富民的改革基因被不断激活,巴中农民手上的“本本”越来越多,腰包也越来越鼓,脱贫致富的后劲也越来越足。

  增减挂钩,贫困村巧变美丽新村——

  近日,我市与眉山市岷东新区管委会签订了1724亩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流转协议,流转金额5.172亿元。在此之前,巴中与成都高新区合作,成为全国第一个在省域范围内流转使用存量增减挂钩指标的地区。

  在巴中举行的全国土地政策支持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培训班上,国家土地资源部规划司司长赵龙认为,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省域流转是一举双得的事,在缓解先富地区建设用地不足的同时,又解决了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恩阳区凤凰包村贫困户张德仲是土地增减挂钩的受益者。去年,他从板房搬进新居,还就近在产业园里当起了“工人”。

  巧用“增减挂钩”土地政策,巴中,加快提速脱贫攻坚步伐,把贫困村建成了美丽新村,把烂泥田变成了产业园。

  巴中这片土地上,从来就不缺乏开拓创新。

  创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率先在四川探索出易地扶贫搬迁“三不搬三为主”搬迁模式、“三看三评三审”对象确定模式、“三靠五进六不选”科学布局模式。

  创新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办法,率先在四川建立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项目库,将财政性支农经营性资产转化为村集体新增资产。

  创新医疗解困救助模式,率先在四川实行“四个到人”工作模式,推行“先治疗后结算”制度。

  创新“道德银行”,培育文明乡风,让道德有价、文明无价、德者有得,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新教育扶贫帮助模式、创新小额信贷支持扶贫途径、创新建立股权量化分红模式……

  立足实际、结合市情,创新干、科学干,巴中人民的聪明智慧一次又一次在脱贫攻坚这场鏖战中迸发。省发改委发出通知,要求全省积极学习巴中的脱贫经验;省脱贫办印发巴中易地扶贫开发、金融扶贫等4个方面的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

  “八七”扶贫攻坚时期,巴中创造了享誉全国的“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巴中经验”;新阶段扶贫时期,“闯”和“干”字当头的巴中精神走向了全国;新时期新一轮脱贫攻坚工作中,巴中用智慧写就的精准脱贫案例写入了首个《中国扶贫开发报告》,这亦是四川唯一入选的脱贫攻坚案例,而全国也仅仅只有7个。

  从国务院扶贫办授予巴中“全国扶贫攻坚的一面旗帜”,全国贫困地区县级干部培训班连续4期相继在巴中举行,到全国土地政策支持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培训班在巴中举行,再到今天全省数十个大大小小的脱贫攻坚现场会在巴中开展,巴中,苦干实干、创新创造,为中国的大国扶贫贡献着巴中智慧。

  这是一张亮丽辉煌的答卷——

  如果以建立地区为节点,25年的峥嵘岁月,巴中扶贫攻坚可谓是硕果累累。在与贫困不断抗争中,巴中的面貌、贫困农村的面貌、贫困群众的面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夏意渐浓,花繁叶茂。

  巴中的山梁沟壑中,一片片产业园、一条条公路、一幢幢新居、一个个明丽的新村,都镌刻着巴中扶贫开发的年轮,书写着巴中这场反贫困战争的精彩。

  25年后的今天,巴中大地已是生机盎然:座座巴山新居犹如天上繁星装点千山万壑,片片特色产业恰似雨后春笋围着新村拔节,条条通畅公路好像黑色飘带直通群众家门。

  ——脱贫攻坚推动着巴中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一次“大搬迁”让乡亲们变身“城里人”。青山掩映中,一座座漂亮的新居拔地而起,广场、卫生室、阅览室,凡是城里有的,贫困村里都有。

  一根小水管,圆了巴中旱山村群众的吃水梦。当哗哗的自来水流进水缸时,普照寺村贫困户王结伟一连喝了三大碗水庆祝。

  一个产业园,让贫困群众有了底气。空中看家园,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的“穷山恶水”变成了旱涝保收的“良田沃土”。

  一根小网线联通外面的世界。今年,西南村益农信息社入选全国百家案例。凭借一根网线、一台电脑,上百万斤葡萄销往全国各地。发展电商,村民不出门土特产就到了天南海北,巴中上万贫困人口从中受益。

  在巴中,脱贫攻坚补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加快了产业发展,夯实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

  ——脱贫攻坚改变着贫困户的命运。

  “没想到我老都老了,还住上了新房!”通江县董溪乡尖场坝村的贫困户唐兴喜终于住进了好房子。是脱贫攻坚,让“唐兴喜”们圆了多年的“新房梦”,树枝当筷子、红苕填肚子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两个孩子读书,一到开学时,南江县下两镇瓦坪村贫困户冷科明就眉头紧锁,教育扶贫资助让他家的难题迎刃而解。是脱贫攻坚,舒展了“冷科明”们紧锁的眉头。

  “住了4天院,2500元的住院费和医疗费,我只花了两三碗面钱,交了18元。”恩阳区玉井乡贾村贫困户李世兰治疗胃溃疡拿不出钱,医疗救助帮了她的大忙。是脱贫攻坚,为“李世兰”们织就了健康的“防护网”。

  贫困,曾经如影随形;梦想,曾经遥不可及。如今,脱贫攻坚带来的希望,照亮了贫困群体的生活。

  ——脱贫攻坚点燃贫困群众的拼搏激情。

  相对于物质贫穷来说,贫困户精神贫穷更可怕;相对于“立竿见影”的物质扶贫来说,扶志这个硬骨头最是“难啃”。

  为激发贫困户脱贫斗志,巴中市在南江县小田村探索了“乡村道德银行”机制,对遵纪守法、勤劳致富、孝老爱亲等进行表彰奖励,随后在全市推广,既扶志,也扶智。

  “宁愿苦战,不愿苦熬”。这是几年前通江县诺水河镇柳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李国芝写在破败不堪的旧房篱笆墙上的标语,虽然已经字迹歪歪斜斜,却振奋人心。

  “为栽花椒树,曾经我在山坡上砍荒,到处荆棘到处刺,双手流了很多血。但是,要想脱贫就不能当懒人。种花椒树跟红军打仗一样,剩我一个人也要打赢!”为改变贫困落后面貌,李国芝简直是在拼命。

  “生活是苦了些,但只要我还能动,就不会让家人挨饿受冻!”通江县杨柏镇双凤垭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张天术,上有残疾的父母,下有读大学的儿子和患病多年的女儿。一年四季,张天术苦干实干拼命干,每年种十亩地,出栏四十多头猪。前年村里评定低保时就表示过拒绝,今年他就直接拒绝了。

  扶贫先扶志。巴中越来越多的群众内生动力被激活,从“要我干”到“我要干”,变“宁愿苦熬,不愿苦干”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人民群众真正成为脱贫攻坚战场上的生力军。

  ——脱贫攻坚凝聚了党心民心、巩固了执政基础。

  当一条条大道通江达海时,当贫困群众住进了新居时,当贫困家庭孩子接受与城里孩子一样高质量的教育时,当看不起病在死亡线上挣扎的贫困户被脱贫攻坚温暖的大手拉回时,当穷得折下树枝当筷子刨饭的困难群众腰包一天比一天鼓时,当贫困户身无一技之长在技能培训后建起家庭农场时,这一刻,党心民心凝聚在了一起。

  民心是什么?

  民心是驻村干部一觉醒来时,邻居老奶奶放在餐桌上的那一颗鸡蛋;是告别牺牲在脱贫一线好干部时,自发送行群众的那一汪眼泪;是贫困群众一听到脚步声,就知道“拜干儿”来了的那一份欣喜;是红石梁村贫困户王克林在家门口的大石上刻下7个大字:“脱贫不忘共产党”;是太兴村贫困户魏美康搬进新居时挥毫写下的那一副对联:吃饱饭不忘邓小平、住好房不忘习近平。

  如果把众多的东西放在一起,可以发现两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一个是“从来不变”——巴中,对困难群体的重视和帮扶,从来不变。

  2015年,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2016年,10953户贫困户住进了新型农村社区;2017年,救助贫困家庭困难中小学生18.87万人、49.42万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从交通扶贫到产业扶贫,从党建扶贫到文化扶贫,从医疗扶贫到教育扶贫,靶向对准的始终是最需要帮助的贫困人口,始终不改的是当代巴中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初心。

  一个是“每年都变”——针对不同的困难群众,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

  在这场反贫困的伟大决战中,巴中的每一个贫困户都感受到了来自党委政府的关怀,每一寸土地上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的是贫困人口越来越少、贫困发生率越来越低,变化的是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越来越高、获得感越来越强。

  苦干实干、创新创造,收获了沉甸甸的硕果:从2001年101.44万到2013年49.42万再到2017年13.57万人,16年时间,巴中的贫困人口减少了87.87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16.3%下降到2017年的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1年的1762元到2017年的10946元。

  2018年,南江县脱贫摘帽,巴中将实现7.3851万贫困人口脱贫,168个贫困村退出;2019年,通江县、平昌县脱贫摘帽,全市69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小康。

  2017年12月18日,市委四届五次全会召开,作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奋力走出秦巴山区脱贫攻坚绿色发展新路子的部署。“六个走在前列”是奋斗目标,之一便是“脱贫攻坚决胜走在前列”。

  这是到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的集结号,这是全面脱贫攻坚的动员令,这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篇”的巴中行动路线图。

  不畏艰辛,砥砺前行。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篇”统揽巴中工作,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一心向着书写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四川篇章”的“巴中探索”目标挺进,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巴中380万“追梦人”一往无前的铿锵步伐!

  我们一定要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我们一定能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责任编辑:苦菜花】
页面功能:【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