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8-sb.com
站内搜索:

纪晓岚的布衣之交

【2018-06-15 10:52:46】【来源:中国文化报】【字体: 】【颜色: 绿

  张伟丽

  大学士纪晓岚作为清乾隆、嘉庆两朝馆阁重臣,浮沉宦海52年,敏而好学,精通政事,谥号“文达”。他一生除了与同僚、皇帝交往,还有很多布衣之交,有的是同学,有的是门生,有的是挚友兼工作伙伴,彼此惺惺相惜,情谊隽永,体现出文达公率真可爱、情深意重的一面。

  纪晓岚未第时,与同窗朋友感情非常深厚,最了解他的也是这些人,纪晓岚与其中三位结下了一生的情谊。

  雍正十三年(1735),纪晓岚在京师受业于董邦达,一起同学的都是少年才俊,他们课后经常进行热烈的讨论,谈笑间,锋芒毕露,皆意气飞扬,不可一世。

  其中有一位少年,姓陆名曜,号青来,独“落落穆穆,不甚与人较短长”“危坐微笑而已”。纪晓岚平素爱戏弄人,虽然经常后悔、反省自己,但总是忍不住。少年纪晓岚就经常戏侮这位安静的陆青来同学,但青来并不以为忤。他私下对另一位同学说:“晓岚易喜易怒,其浅处在此,其真处亦在此也。”纪晓岚听到后,顿生知己之感,觉得青来不仅仁厚,而且非常了解自己,故与之尤善。两人后来各自走上仕途,虽然陆青来的官职和成就不如纪晓岚,但纪晓岚始终没有忘记这位早逝的朋友,晚年他深情地回忆道:“今青来久逝,余亦衰颓,回忆当年,宛如隔世。”

  同学之中另有一位董元度君,号曲江,性喜山水,不愿耽于政事,崇尚“人到无求品自高”。纪晓岚有《戏赠曲江》形容他:“疏狂全未减,落拓久无聊。”纪晓岚在宦海中浮浮沉沉,董曲江却过着闲云野鹤、自由自在的生活,文达公似乎从这种生活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爱尔如兄弟,结交三载余。每怜同寂寞,相与惜居诸。”文达公的诗句也体现出两人的情谊。

  青年时期的纪晓岚还有一位挚友,名叫田中仪,字白岩。两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谈狐说鬼,白岩经常给纪晓岚讲灵异故事,文达公把这些故事都记在了《阅微草堂笔记》中。后来白岩为官一方,公正清廉,无奈早逝,纪晓岚伤心不已,接连写下《哭田白岩四首》《又悼田中仪白岩二首》悼念这位挚友,其中有“秋风忆尔填新句,又是黄深绿浅时”两句,深情地回忆两人曾经在秋天和诗的场景,白岩用“黄深绿浅”来描写秋景,纪晓岚觉得此语颇佳。如今秋景依旧,人事已非,“又是黄深绿浅时”一句饱含了几多深情、几多无奈与怅惘。

  纪晓岚的布衣之交中,有一部分是在举业中沉浮的学子们。纪晓岚曾经担任山西省乡试主考官,会试同考官、顺天乡试同考官、视学福建,所谓“四度执文柄”。作为科举路上的过来人,他对举子们非常同情,在担任会试考官的时候曾写诗云:“应知今日持衡手,原是当年下第人。”相似的经历,使得文达公在取士时十分谨慎小心,恐生遗珠之憾,对于那些被同考官们弃之末等的试卷,他还要再次审核。比如典试山西时,有一位考生李腾蛟落第,纪晓岚重新看了李腾蛟的卷子,觉得“落落有奇气”,认为他不能被录取非常可惜,便在卷子上写满了自己的批语,李腾蛟后来看到这些批语,“顿生知己之感”。后来,李腾蛟中进士后,专门去拜见纪晓岚,执弟子礼。纪晓岚非常诚恳地对他说,当年没有录取他,感到非常遗憾,但是他们心灵相通,互相理解,还是值得彼此安慰的。至于李腾蛟不能被录取的原因,纪晓岚将其作为灵异事件记录在了《阅微草堂笔记》中,称其典试山西时,有一卷已定53名,填写时,一阵风吹灭了蜡烛,点燃蜡烛再次填写,风又吹灭了蜡烛,反复四五次,只有填了别人的卷子,这种情况才消失了,怀疑李腾蛟有阴谴,故不取。阴谴之说虽属无稽,但也可看出科举考试中考生完全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纪晓岚督学福建时,与福建学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回京后,闽中子弟仍频来问安。纪晓岚对他们也充满感情:“别来八九年,姓名心历历。”正是彼此之间深厚的感情,天下士子仰望其为宗臣,望其若泰山,士大夫亦阴受其福。

  乾隆三十八年(1773),纪晓岚以总纂官身份入四库馆修书后,仍有两位比较有名的布衣之交,他们就是戴震和周永年。四库开馆,召请戴震、邵晋涵、余集、周永年四位知名学者入馆,他们虽然后来被授予官职,但还是被称为四库馆“四布衣”,特别是戴震,在四库馆内一直称自己为布衣戴震。举荐戴震进入四库馆的正是纪晓岚。戴震为当时著名的考证学家、思想家,乾隆二十年(1755),避祸入京,虽然已经到了馇粥不继的地步,纪晓岚却非常赏识他,称其“歌有金石声”,并请他担任自己两个儿子的教师。戴震所著《孟子字义疏证》中肯定了人的欲望的合理性,大力批判了“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被称为18世纪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也表达了极为相似的观点;戴震对天文学、算学极其精通,纪晓岚对自然科学也非常着迷。如果说董曲江和纪晓岚是心灵相通,戴震和纪晓岚则是兴趣、精神上的高度契合。乾隆三十八年(1773),戴震入四库馆,于任上鞠躬尽瘁,校订了《水经注》《周稗算经》等书,得到乾隆帝的赏识。高强度的校书工作损害了戴震的健康,他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去世,年仅54岁。戴震去世后,纪晓岚非常悲痛,写诗悼念他:“披肝露胆两无疑,情话分明忆旧时。宦海浮沉头欲白,更无人似此公痴。”

  纪晓岚曾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因漏言获罪,远戍乌鲁木齐,获赦回京后,府前门可罗雀,正在他为世态炎凉感慨万千的时候,福建学子纷纷寄来慰问信,布衣朋友也特意从外地来京探望。这种“谪官之后弥笃”的情谊让纪晓岚深受感动,写下“感此金石心,不逐升沉变”的诗句。纪晓岚贬谪新疆时,曾经从京城带过去一块砚台,这块砚台陪他度过了谪居岁月,又一起回到了北京。看着这块砚台,他不禁感慨:“龙沙万里交游少,只尔多情共往还。”这两句诗正是对文达公一生布衣之交最好的诠释。

  (作者系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研究馆员)

【责任编辑:苦菜花】
页面功能:【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