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8-sb.com
站内搜索:

得汉城:历史文化的旅游胜地

【2015-05-08 10:01:27】【来源:巴中日报】【字体: 】【颜色: 绿

向思第

此一章,旨在挖掘和弘扬川东北的历史文化。是想把得汉城打造成巴中历史文化的旅游胜地。让它与通江的红军文化、诺水风光、银耳文化形成四架马车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再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适宜银耳生长的原生态自然环境优势,更好地把通江培育成都市人的旅游观光之地,休闲养生之所。若外地人都能纷至沓来观光旅游,颐养天年,则东道主也自然就乐在其中了。

得汉城的历史地位

概括起来说,得汉城在宋蒙交战时期是州、县的军政指挥中心;在川陕苏区时期是红军的后勤保障中心。这里主要介绍宋蒙交战时期得汉城的历史地位。

南宋末年利州路所辖的洋州迁得汉城住了13年(1245-1258);得汉城属洋州辖。

蒙古人于1263年建新得州置得汉城,住此19年(1264-1283)。

南宋末年的1245年,析县地置上、下通江二县。下通江县治得汉城西郊之赵公坪(今县坝)。在此置县38年(笔者认为下通江县当时也应归属洋州,但无文字可考)。此后于1283年通江地域一并划入曾口县辖,共61年。

元1344年,复置通江县,治赵公坪。37年后(即1381年,明洪武14年)迁至今通江县诺江镇。今县坝村曾前后置县共75年。

明正德四年(1509年),鄢(本恕)、蓝(廷瑞)农民起义军逼近县城,四川巡抚林俊驻兵得汉城,随迁县署入住3年。1512年复迁县署至通江城。

清嘉庆三年(1798),知县徐廷钰,为避白莲教而移县署至得汉城。更得汉城为安缉寨,住此10年,于嘉庆1808年还县治于通江城。

民国七年(1918)6月受上陈家坝朱兆琼组织红灯教反“十元半”抗捐运动影响,苦草坝农民张伯山组织“红灯教”农民起义军1000余人踞得汉城。半年时间发展到3000多人。此后,得汉城偶有国民政府部队驻扎。

石刻诗联和名人题咏

得汉城的石刻诗联,东、南、北三道石门皆有,尤以南门为多。共30多首。形成的时间是明代正德初年和清代嘉庆初年,通江县署迁住的时期。大都是一些州府官员和一些文化名流所题。这些诗联,是得汉城历史文化的瑰宝,是川北历史的浓缩与凝聚。由于年代久远,风雨剥蚀,不少字句已模糊难辨。抢救它,迫在眉睫。

最令人注目的一幅大字石刻对联是:“地环三玉涧,天铸一铜城”。署名:见素。见素即林俊,福建人,明成化十四年进士,正德四年巡抚四川,五年驻得汉城,后升右都御史。见素学识渊博,字效怀素书法。得汉城有题刻四幅,四种字体。嘉庆初年通江县令徐廷钰题石刻对联云:“固国不以山溪险,成城全凭众志和”。题刻的诗,多五言古体长句。

在名人题咏得汉城诗词中,录一首明末进士向玉轩之子向仕硕(禀生)于康熙年间以《游得汉城故宅》为题所写的诗:“剪茨拔茅一径通,旧游冷落渐成空。巍峨楼阁荒烟里,倾起苔阶乱草中。梁燕有情依客语,园花无主为谁红。徘徊不忍遽然去,依遍颓垣思不穷。”

“一城带八点”的旅游构思成

得汉城,是演绎历史文化和红军文化的同一平台,是一部集历史文化和红军文化于一体的英雄史诗。只有了解它,认识它,才会珍惜它,也才会让它重放异彩,更好地为人类的文明、进步服务。

若能把得汉城开发为历史文化的旅游胜地,科学设计、合理布局。根据历史原貌,按照“一城带八点”的总体构思:一城指得汉城,八点指永安镇、擂鼓城、锣坪、重石寨、县坝、水口(古代这里是重要的驿站)、檬坝塘、两河口。

得汉城,一部厚重的历史典籍。期望有更多的人去关注解读。让其在川东北历史长河中所建树的伟绩永不磨灭!

一米仓混沌初开荒,云烟渺渺气昏黄。茅庐草舍聚巴族,猿啼狼嚎满山岗。

二巴山聚居谱新章,乡村别墅入画廊。楼台亭榭相辉映,欢歌笑语伴鸟唱。

三新村新路新华堂,新风新貌新时尚。香辇往来盘山道,稚童老叟呼客忙。

四巴山水乡好风光,山歌悠扬鱼满仓,美酒醉倒山外客,山水人家赛苏杭。

【责任编辑:苦菜花】
页面功能:【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