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8-sb.com
站内搜索:

老红军潘家珍:从童养媳到共和国女中校

【2015-08-10 10:04:54】【来源:巴中晚报】【字体: 】【颜色: 绿

新闻背景:长征是传奇之旅、胜利之旅,更是艰苦之旅,很少有人知道,当年有2000多位女红军曾活跃在这漫漫的征程中,从通江走出的潘家珍就是其中一位。

为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暨红军长征入川80周年”,8月5日—9日,通江县民政局举办了“老红军潘家珍诞辰百周年纪念活动”。老红军潘家珍后代30多人分别从北京、广州、江西等各地回家乡参加此次纪念活动。


6日,老红军潘家珍后代在通江县杨柏乡仙人嵌村举行墓前祭拜活动,大家走到墓碑前,为潘家珍老人敬献鲜花,燃烧纸钱。潘家珍的30余位后人在墓前表达了自己的哀思。晚报记者采访了潘家珍的大儿子刘松新,聆听了他关于老人一生的回忆。

8岁当童养媳参加妇女自卫队改变人生轨迹

潘家珍是个典型的“川妹子”,泼辣、利索、聪明、能干。1915年阴历十二月,她出生在通江县杨柏乡,家境贫寒,一家人靠种地艰难地维持生活。那时候,穷人家的女孩子没有名字,因为是冬天里出生的,家里人喊她“冬女子”。

8岁时,母亲潘王氏去世,父亲潘国海、哥哥潘家德、嫂子潘魏氏辛苦劳作,仍然难以养活一家人。家里穷得实在没办法,刚过完春节,“冬女子”被卖到太平乡地主家抵债,割猪草,洗尿布,挨打受骂,受尽折磨。12岁时,她又被转卖给地主杨家做童养媳。外婆担心地主家嫌“冬女子”脚大不要她,便用白布条把她的脚紧紧裹起来,“冬女子”疼得实在受不了,悄悄放了脚,但脚趾已经变了形。在地主家,不仅要干很重的农活,地主婆稍不满意,“冬女子”就会受到打骂。父亲得知“冬女子”处境艰难,给她带来两升黄豆、两升绿豆,让她做豆腐和凉粉卖,安慰她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

1932年11月,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根据地实施战略转移来到大巴山,解放了通江、南江、巴中,建立了4.2万平方公里、500万人口的全国第二大苏区。正在卖豆腐的“冬女子”跑去听红军宣传员讲解打富济贫、男女平等的道理,随即虚报了两岁报名参加了妇女自卫队,不久就调到通江县苏维埃政府保卫局审查科工作。

在革命队伍里,同志们根据“冬女子”哥哥家德、弟弟家治的名字给她取名“潘家珍”。没有上过一天学的潘家珍开始学习文化和革命理论、作战知识。

1933年5月,18岁的她加入了共青团。

1934年秋,她调到红四方面军妇女团独立二团第一连担任连长,带领女战士们打土匪,守警戒,抬伤员。

1935年3月,妇女独立团在旺苍坝作战,直到第三天敌人才发现对手竟是一群娘子军,觉得特没面子,怎么也不愿输在这些女人手里,于是发起更猛烈的攻击。

潘家珍连长腿部受了伤,仍带领全连坚守阵地,高喊:“坚决把龟孙子打下去!”大家一鼓作气,终于在部队的支援下把敌人打败。

拖着"小脚"走完长征路与丈夫刘子云患难几十年

妇女独立团在旺苍坝作战后,红四方面军退出川陕苏区,潘家珍凭着一双缠过足又解放了的半大小脚踏上万里征途。据大儿子刘松新回忆:“当时,母亲穿35码的鞋,鞋尖里都还要塞很多棉花。”

1935年,红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在四川懋功(今小金地区)会师后,潘家珍从妇女独立团调到红军总部保卫局担任特派员,她与同在红军总部工作的刘子云相识相爱。刘子云曾对一起长征的同志说:“潘家珍了不起,干起活来泼辣、干脆,我很佩服,她凭着‘三寸金莲’的‘改足派’,走完了万里长征,真了不起。”

1936年10月,在草地行军中结下深情的刘子云、潘家珍结婚了,成为终生的革命伴侣。结婚后的两天,刘子云任第六师作战参谋,她撇下新婚的妻子,跟随红六师隐蔽集结于山城堡以北地区。

1955年,在刘子云获得少将军衔的同时,与他一起经历过革命战争的妻子潘家珍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复员。一时没有工作,没有工资,一家人全靠刘子云的工资生活,可她还是把5000元复员费全部捐给了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政府。她说:“现在比战争年代好多了,党和人民给了我穿的、吃的,连我的命都是党和人民给的,我还要钱干什么!”

1961年6月,潘家珍被授予中校军衔。

1965年退休后,潘家珍是个闲不住的人,她不仅仅做了一个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妇,还担任了军事学院不拿工资的家属委员会主任,每天忙着组织学院的家属们学习、劳动,调解家庭矛盾,到工厂、学校、机关做革命传统报告,给大院里的孩子们讲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

“母亲去世时,只留下了80块钱。”潘家珍的大女儿刘悦新说,父母从来不给他们零花钱,每人每年的压岁钱也只有2角钱,但他们对有困难的群众却非常大方。家乡的亲朋好友来了,夫妇俩招待吃住,缺少衣服就翻箱倒柜地找,生活困难就拿钱资助。

1975年6月,潘家珍在广州去世。潘家珍的侄儿潘安明说,老人生前一直想回老家,无奈身体不好,始终未能如愿。她去世以后,儿女将她的骨灰带回通江老家,最终圆了老人的心愿。(本报记者 周洲)

【责任编辑:苦菜花】
页面功能:【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