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8-sb.com
站内搜索:

白天干活晚上唱戏——恩阳川新村活跃着一支农民灯戏团

【2015-08-17 19:36:32】【来源:巴中晚报】【字体: 】【颜色: 绿

  

 

  搭起简单的布景,村民们操练了起来

  

 

  化妆

  锣鼓声一响,身着戏服、化着戏妆的演员从幕后鱼贯而出,在简易的戏台上开唱,四里八乡的村民在台下看得津津有味……这是在上个世纪很常见的场景,如今在恩阳区青木镇川新村依然经常出现。

  乡里乡亲的草根戏团

  位于大山深处的川新村,是恩阳区青木镇较为偏远的村子。每当夜幕降临,村子便显得格外热闹,由农民戏迷们组成的“川东北灯戏团”就在该村村委会小广场进行排练。

  近日,晚报记者来到川新村,还未走近,便听见一阵阵敲锣打鼓的声音,原来是4名老人正在奏乐,一旁边的屋子内,演员们正往脸上抹油彩。

  “我们都是农民,化不来妆,每次都是随便化一下,演完后洗脸,脸上的东西洗很久都洗不掉……”川新村妇女主任刘会英说完,便给她旁边的老人陈兆莲化了起来,陈兆莲今年68岁,是“川北灯戏团”年龄最大的演员。

  涂完油彩、换上戏服、戴上头套,一小时后,演员们整装完毕。戏台一边,四位乐师准备就绪,锣鼓打起、二胡拉起,好戏《李龙打店》正式开场。几句念白后,刘会英一个抬腿、一个定身,拉开架势唱了起来,逗得村民们哈哈大笑。“我每天晚上都会来看她们演戏,演得通俗易懂,大家都爱看。”川新村四大队村民李智荣说。

  白天干活晚上唱戏

  这个农民戏团的牵头人是村民陈琪琳。

  “川北灯戏团最初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没有电视,大家都喜欢看戏,加之我有灯戏基础,便发动身边的村民,成立了灯戏团。”陈琪琳说,灯戏团的成员都是农民。

  “那个时候热爱灯戏的村民很多,我们每逢节假日都会到省内的各地演出,一年平均演出200场,每场观众至少有一两百人,剧团每场戏均价为千元左右,演员每次人均收入大概为100元,一年中我们还有一半的演出是公益性的。我们演出常常要走很久的山路,鞋子被磨破,脚也被磨出水泡。”回忆那段往事,陈琪琳一脸笑容。

  青木镇文化站站长刘新体告诉晚报记者,在上世纪90年代,不少年轻人外出务工,剩下的都是些老年人,演员青黄不接,戏团被迫解散。“灯戏是我们这边的传统文化,不能让它丢失。”1999年,刘新体找来陈琪琳等人,一起商议之后,决定重新组建灯戏团。说干就干,大家召集原灯戏团的村民,买设备、添道具,灯戏团又“活”了。大家都是白天干活晚上排练唱戏。

  自创40多个节目

  传统小戏百姓爱看,耳熟能详,个别老人偶尔也能来上一小段。

  陈琪琳说,灯戏团有14名成员,年龄最大的68岁,最小的48岁。在当地,婚庆、乔迁、开张庆典都爱把灯戏团邀来助兴。

  如今,戏团成员的年龄普遍偏大,平均年龄为60岁,演员文化较低,排练演出由完全靠自己摸索。尽管如此,几十年来,该团也自创了《孝儿劝母》《蠢拜寿》《浪子回头》《债务清官》等40多个节目。陈琪琳随后拿出一堆厚厚的剧本,晚报记者发现,这些剧本早已泛黄,里面的文字均是手写。(本报记者 牟柯)

  链接:川北灯戏是根植川北一代的民间歌舞小戏,也称之为“农民戏”、“喜乐神”,与川北大木偶、川北皮影并称为川北民间的三朵奇葩。主要表现农家的喜庆气氛,基调活泼,继承巴渝舞的遗风,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

【责任编辑:苦菜花】
页面功能:【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