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资金申报及批复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要求,我局于2015年底向本级财政申报了2016年申遗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普查项目经费,2016年经市人代会批准,财政下达我局申遗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普查项目经费25万元。
(二)项目绩效目标设定情况
依据蜀道申遗工作进展及文物保护业务工作需要,2016年该项目经费主要用于蜀道巴中段申遗研究及保护规划编制前期工作培训、地形图购买、考古调查、文物安全、执法检查、文物保护宣传、可移动文物普查及项目相关工作。
(三)项目资金申报相符性
2016年申遗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普查项目经费的申报内容与实施项目内容和该项目工作开展相关支出完全吻合。
二、项目实施及管理情况
(一)资金计划、到位及使用情况
1.资金计划及到位情况。2016年该项目资金批复25万元,实际到位25万元,到位率100%。
2.资金使用情况。该项目支出包括:文物修缮及设备购置3.5万元、文物安全及执法检查4.7万元、申遗人员培训及会议费6.9万元、 考古调查5.9万元、文物认定工作经费2万元、文物考古调及保护2万元。项目资金的实际支出与预算相符。
(二)项目财务管理情况
该项目资金年初由市财政下达到市文广新局机关,按照《巴中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该项目由市文物局负责实施,项目支出由市文广新局统一支付核算,保证了财务处理及时,会计核算规范。
三、项目完成情况
(一)按照省申遗办要求,邀请北京清华大学申遗专家,对我市三县两区负责申遗工作的同志进行专业的申遗研究及保护工作培训。
(二)邀请国文琰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古道路研究专家对蜀道-巴中段线路进行考古调查,对全程道路进行了扫描、定位、测绘、记录,绘制完成了蜀道-巴中段路线走向图,对接省测绘局支持巴中米仓道申遗工作,提供了米仓道1:10000史料地形图180余幅,全面掌握沿线文物保护单位(点)资料。
(三)完成《巴中市红军文物保护条例(草案)》的起草工作。目前,《条例》已列入人大正式二审议题;代市委、市政府起草了《进一步加强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工作的通知》;开展文物法人违法案件专项整治行动,制定《巴中市“文物法人违法案件专项整治行动2016-2018”实施方案》。
(四)举办文物行政执法培训、文物安全培训、文保单位保卫人员(守护人员)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了安全保卫工作能力和水平,有效避免了重大文物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五)编制完成《巴中革命文物保护工程立项报告》《巴中市可移动文物保护方案》已上报国家文物局,太平红军粉壁墨书文献、禹王宫红军石刻标语等1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通过国家文物局立项批复。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消防、防雷工程等4个文保项目已经完成方案设计。储备了南龛、西龛石窟保护性建设工程与白乳溪、千佛崖石窟危岩体加固等5个文保项目。启动了水宁寺、北龛、西龛石窟的安技防工程与南龛的数字化建设工程。实施了通江红军石刻标语群抢险保护工程、南龛石窟安技防工程、北龛石窟保护与展示工程。完成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石刻陈列园石质文物保护修复和渗排水项目,北龛、水宁寺石窟窟檐设计方案立项,已获省文物局批复。
(六)圆满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登录各类文物92414件(套),其中珍贵文物4256件(套),基本全面掌握了我市现存可移动文物数量、价值特征、分布和保存情况。
四、项目效益情况
米仓道文物点位考古调查,为“蜀道—巴中段”申遗研究及总体保护规划编制和蜀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问题建议
长期以来,由于文物保护经费投入不足,大量市级文保单位缺乏基础性保护设施,加之风雨侵袭和地质灾害的影响,致使部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不同程度受损,保存状况岌岌可危,抢救性保护维修、修复已迫在眉睫。为进一步推进文化强市战略,强化文物保护,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传承,避免珍贵文物损毁、流失,使更多的文物资源为巴中旅游经济建设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国发﹝1997﹞13号)的有关规定及要求。请求市人民政府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修缮经费足额纳入市级财政年度预算。以确保我市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护,并进一步促进文物保护工作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巴中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
2017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