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窑笔记》稿本书影
《南窑笔记》之《美术丛书》本书影
陈 宁
百年谜团
《南窑笔记》是清代早期出现的一部陶瓷札记类著作,采用一条一记、随写随录的撰述方式。全书共计34条,除“引言”外,每条内容前都有标题,分别是柴窑、汝窑、观窑、哥窑、定窑、龙泉窑、均窑、永乐窑、宣窑、成宏窑、正德窑、嘉万窑、厂官窑、釉炉、配釉、坯胎、圆器、琢器、雕削、印器、镶器等。其中,涉及景德镇仿制的古名窑7条、明代窑6条,记述景德镇瓷器制作的胎、釉、彩、窑等21条。该书对于探究明清两代景德镇的制瓷工艺流程及其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是继督陶官唐英《陶冶图说》之后的又一部陶瓷工艺学力作,在陶瓷界影响力颇大。可惜的是,该书的著者及成书时间自清末以来,一直是个谜。
从传世的版本来看,目前《南窑笔记》通行的版本是民国初年邓实、黄宾虹二人编校整理的《美术丛书》本。该版本在卷端题名“南窑笔记”下,仅注其依据的底本是“旧抄本”,但没有提及著者及成书时间,这使学术界常将著者视为“佚名”,将成书时间限定在不太确切的清代“雍正、乾隆年间”。随后,口口相传逐渐成了“定论”,百余年来很少有人再探其究竟。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南窑笔记》“旧抄本”无从寻觅。
谜底渐现
2012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影印出版了《南窑笔记》稿本,封页题名《南窑笔记抄》,这极有可能是《美术丛书》本刊印的底本。该稿本由王婧点校整理,她根据《陶园年谱》的记载,认为该书“为张九钺乾隆四十二年(1777)编撰而成”。可惜她只录载了这条“孤证”,缺乏更完备、更有说服力的佐证材料,所以多年来并未引起学界的关注和重视,许多学者根本不知晓。但是,她对《南窑笔记》著者及成书时间的探索值得肯定和赞赏。笔者以此为线索,按图索骥,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终于找到了更多更有说服力的证据,佐证了王婧的观点。笔者亦认为,该书当由清代学者张九钺编撰而成,初稿成于乾隆四十二年。其证据如下:
第一,从史料记载看,张九钺的侄孙张家栻在《陶园年谱》中,明确记载了《南窑笔记》的著者及成书时间:“乾隆四十二年丁酉,[张九钺]五十七岁,复之南昌,寓秋燕巢书屋,撰《南窑笔记》。”清人邓显鹤所作的《陶园年谱·传》中亦称张九钺撰有《南窑笔记》。这两条史料是目前有关《南窑笔记》著者及成书时间的最早记载,也是笔者立论的直接证据。
第二,从正文内容来看,《南窑笔记》主要记述了清代早期景德镇的制瓷工艺,这是其成书时间常被限定在“雍正、乾隆时期”的重要原因。但从古代文字避讳的角度看,文中小标题“成宏窑”中的“宏”字,本应为“弘”字,指明代的“弘治”年号,而文中却写成“宏”字,很明显是为了避乾隆帝弘历的名讳。由此看来,该书不可能成于雍正时期,而是成于乾隆时期。张九钺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朝,尤其在乾隆中期,曾在江西诸县治政5年,完全有机会有条件到景德镇调查制瓷工艺;同时作为文人学者,又完全有能力将这些调查结果付诸文字,笔之于书,撰成《南窑笔记》。
第三,对比《南窑笔记》稿本与张九钺所撰的《晋南随笔》稿本会发现,两者在编排体例、流藏经过、装帧形式、书法风格等方面大体相同。从编撰形式来看,两书均采用一条一记、随写随录、每条内容前设一小标题的编撰形式;从流藏经过来看,两书常被私人同时收藏,如清末书法名家何绍基、当代文献学家王贵忱等,只是《晋南随笔》后被张家栻刊入《陶园外集》中,出现了刻印本,而《南窑笔记》仍以稿本形式流传;从装帧形式及书法风格来看,两书均以竹丝栏格纸,行草书体撰写而成,笔意醇净朴厚,直承晋唐家法,颇有大家风范。由此可见,《南窑笔记》应与《晋南随笔》一样,出自张九钺之手。
第四,通过查阅张九钺所作的诗集可知,他曾在乾隆四十二年至四十三年间撰成《豫章三集》,收录了《风火仙庙青花金鱼缸歌》。诗中论及的“风火仙师童宾舍身赴火而器成”一事,与《南窑笔记》之文“复有龙缸、栏板、带盒等项,巨器兴作,费繁而成,官民受累,遂使童姓火师殉窑死焉”,相互印合。此诗几乎与《南窑笔记》同时而作,当是张九钺在景德镇调查制瓷工艺时,看到御窑厂风火仙庙中残破的青花鱼缸,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这说明张九钺确实曾前往景德镇调查制瓷工艺,也从侧面反映出他对景德镇瓷业的关注和重视。
综上所述,这部对学界有重要影响力的著作《南窑笔记》,由清代学者张九钺于乾隆四十二年写录而成。
著者其人
“知学先知人,因人以究学。”笔者有必要对张九钺的生平学问作以简要描述。张九钺,字度西,号陶园,又号紫岘山人、罗浮花农、梅花驿使等,湖南湘潭人,1721年8月30日出生于当地一个望族家庭,出身书香门第。据清人邓显鹤描述,湘潭张氏“名父之子,名子之父,同怀兄弟,昆龙季虎,雄视一时,皆著作才也”。如此深厚的家学渊源,为张九钺以后学术成就的取得打下了良好基础。
张九钺生而聪慧,少负仙才。7岁读《楚辞》,9岁通览十三经,10岁专精纲鉴古文,12岁成诸生,入县学,被视为“神童”。13岁时,游采石矶,登太白谪仙楼,醉作长歌,深得当时大学者袁枚的夸赞,名震江南,被誉为“太白再世”“青莲后身”。14岁时,试古学三湘赋,得一等七名,名公巨卿争相招纳。15岁时,被选拔为贡生。1742年4月,京城朝考,试太和门,张九钺中一等一名,入太学肄业,并考取正黄旗官学教习。1745年,教习期满,本该外用充任一地知县,他却请辞归里。此后10余年间,张九钺大部分时间在家著述,相继完成了《历代诗话》《双虹碧传奇》等书。1758年,张九钺再次入京,次年考补正红旗官学教习。1762年,参加顺天府乡试,中举人;次年又参加会试,中明通榜第三名,遂被选拔江西任知县。张九钺曾在南丰、峡江、南昌等江西多地任知县,任职期间颇有政声,百姓歌功称颂,还有立祠祀之者。1768年,因其政绩卓著,被擢升为吉安府莲花厅直隶同知,但因守孝归里,未能赴任。3年后,被重新启用,仍以知县调任广东,亦有政声。后因海阳盗案牵连落职,辞官归里。
“官既罢,贫不能自存。”橐笔游历于南昌、扬州、徽州、杭州、开封、洛阳等地,著述甚丰。其中,张九钺于1777年再次回到南昌,住在寓所秋燕巢书屋,并撰成《南窑笔记》一书。此后数年,相继完成《晋南随笔》《山川考略》等多部著作,并受多地官员之聘,纂修地方县志,在周南、临淮、昭潭等书院主讲,“作育人才,一时称盛”。1803年9月19日,张九钺因病不治,卒于家中,享年83岁,敕授奉政大夫。
综观其一生,张九钺不仅为官清正、政绩有声,而且博学多才、著作颇丰,尤以诗文显名。张九钺曾在江西诸县治政多年,经常到景德镇调查制瓷工艺,进而撰成《南窑笔记》这部清代早期陶瓷工艺学力作。张九钺这项重要的学术成就已被“遗忘”百年,不应再被忽视和遗漏。
(作者系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文博学院文化遗产系主任、中国陶瓷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