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8-sb.com
站内搜索:

基层文化建设仍是重中之重

【2017-12-11 17:29:36】【来源:中国文化报】【字体: 】【颜色: 绿

   本报记者 李 静

  近日,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清华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主办了名为“进入新时代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趋势”的论坛,邀请专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和座谈。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永恒在论坛开幕致词中表示,这几年我国公共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无论是体系、法规建设,还是服务水平和质量,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和提高,但也应该看到,现在我国公共文化发展水平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方面仍存在着较大差距,这有赖未来学术界和一线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清华大学举办此次论坛,就是希望为政策界、学术界、实践者搭建一个平台,共同推动公共文化领域研究、重要案例推广和地方实践总结。”杨永恒说。

  网络全覆盖不代表服务全覆盖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文化馆协会理事长、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顾问委员张彦博表示,这一矛盾在公共文化领域表现十分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城市与农村之间不平衡。据统计,全国约9.7万个社区文化中心建有率达到93.8%,而约58万个行政村中只有38.5%建有村文化活动室,建有率仅为66.4%,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二是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不平衡,以公共文化设施为例,贫困地区约40%的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面积不达标,难以满足使用要求,公共图书馆购书费支出比重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不同特殊人群之间的服务不平衡。从整体上看,实践中还未将农民工纳入城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四是优秀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充分,无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在这一时期,要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上下功夫。”张彦博说,“当前公共文化的服务重点仍然要放在对特定地区的支持和对特殊群体的服务上,这个重点不应因时代发展、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而发生转变,而应该用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去做根本性的改变。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六级公共服务网络已经基本建成,但是服务网络的全覆盖不代表公共文化服务的全覆盖,让公共文化服务的阳光普照祖国大地、温暖每个人的心田,我们仍要做艰苦努力。要看到我国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不均等的矛盾仍然存在,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还很匮乏,雪中送炭依然是我们的首要目标。”

  迸发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力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文化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此北京市海淀区在发展战略上也作了前所未有的调整。”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委主任陈静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海淀一直以发展科技为第一要务,未来海淀区将积极集聚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力量,打造新引擎,形成新优势。”

  论坛中,陈静分享了海淀区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一些成功经验。据她回忆,10年前,海淀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只有一个4000平方米的文化馆和在夹层中生存的海淀图书馆以及海淀剧院,经过10年的发展,现在海淀区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自2015年以来,海淀区以创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抓手,全区文化设施面积增加了15万平方米。

  在设施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海淀区又把提升服务效能放在了首要位置。“海淀区域很独特,高校多、大院多、科研人员多。对于如何服务年轻人,我们做了许多尝试,比如每年斥资100万元在40个科技园区安装数字终端,数字资源总量达56TB,年轻人用手机扫一扫就可以满足借书、听书、阅读等需求。40余万名员工每年点击率达到385万次,在线浏览量400万次,下载量50万余次。”

  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是重中之重

  对于如何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清华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副秘书长李昶认为,一是要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机构,特别是基层公共文化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以增强活力、提高效能。二是要不断深化机制改革,努力消除部门之间的壁垒,实现包括图书、文化活动等配送体系一体化,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提高便捷性。三是在满足群众“订单式”“菜单式”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加强“引导式”需求,为百姓提供丰富多彩、高雅时尚的文化活动。

  李昶表示,在公共文化领域也要引入PPP模式,不仅大型文化场馆可采用PPP模式进行建设和运营,更主要的是基层公共文化设施采用PPP模式,不仅可以解决建设资金的难题,更重要的是能解决运营难题。“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只有解决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资金短缺、服务效能不高的痛点,才能切实做到补短板、促平衡、打通最后一公里。”

  加强公共文化与科技融合

  2017年印发的《文化部“十三五”时期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适应的开放兼容、内容丰富、传输快捷、运行高效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成一批结构合理、内容丰富、品质精良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资源总量达到3500TB以上,可供全国共享使用的资源达到1500TB以上,其中特色资源达到880TB以上,与移动互联服务相适应的资源比例明显提高。

  对于如何用好数字资源更好地服务群众,许多专家给出了建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交互媒体研究所所长张烈通过案例分析,就“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和真实空间为观众打造一个综合的、富有感染力的空间”这一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他说,在数字化普及的今天,更加需要空间的在场体验。公共文化内容如何进入空间,用什么样的技术手段可以达到更好的体验目的,如何把老百姓吸引过来,需要文化工作者、艺术家和建筑师通力合作。

  张彦博说,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借助大数据分析,可以知道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中哪类资源最受欢迎,哪些资源制造出来就进入“休眠”状态。数字资源建设在注重数量的同时,更要注重质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理举例说,淘宝和京东给消费者推送的广告不一样,它们能够根据每个人平常的采购和浏览网页定制不同的广告页。阿里巴巴有一个鲁班系统,每秒钟可生成4000个不同的海报。实际上,对于公共文化服务来说,也需要与科技不断融合,为群众提供更加精细化的定制服务。

【责任编辑:苦菜花】
页面功能:【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