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8-sb.com
站内搜索:

巴中市用好远程教育平台促精准脱贫

【2018-05-22 10:23:10】【来源:巴中日报】【字体: 】【颜色: 绿

  自2016年以来,我市拓展远程教育站点功能,全面推广“数字电视+互联网”党员教育模式,利用站点资源,对党员干部群众开展艰苦创业、脱贫争先、感恩奋进“三项教育”,带动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事业。

  政策宣传的“主阵地”

  在通江县毛浴镇迎春村村民的一次集中“学习日”,党员杜孝义听得格外认真,还不时在笔记本上做笔记。老杜一直想购买一台微耕机,但由于不清楚农机补贴标准,专门前来了解有关政策。

  为解决政策“棚架”问题,我市相继将《宪法》《土地承包法》《退耕还林条例》等法律法规上载到了远教平台上,并适时将农村低保、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惠农政策在平台上公示,供党员干部群众学习。

  村民懂得了政策法规,违法的少了,上访的没了,创业的多了。“现在国家每项惠农政策一出来,只要用遥控器在远教平台上一点播,组织村民集中学习就可以了。”毛浴镇迎春村第一书记、远教站点负责人赵飞祥深有感触,村远程教育平台成了大家的又一“课堂”。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好远程教育综合服务平台的村(社区)有1500多个,开展政策法规宣讲2.3万场次,受训党员干部群众达18.4万人次。年底前,全市已通互联网的村(社区)远教平台将实现全覆盖。

  致富增收的“直通车”

  走进南江县红光镇柏山村,种植蔬菜的大棚一个连着一个,大棚内瓜果蔬菜长势喜人。

  业主杜伟指着村里的远程教育站点说:“多亏了远教平台,教我们整田理沟、消毒杀菌。现在,各类蔬菜不仅长得好,而且品质优良!”

  通江县兴隆乡三角村村主任冯东荣通过村里的远程教育综合服务平台,学会了野猪养殖技术。目前,他流转了近1000亩山林,建起了生态养殖场,养殖野猪500多头,预计一年可出栏100多头,年纯利润可达40万元。

  为解决百姓“想致富、无技术”的难题,我市建立起了以市、区县党员教育中心为轴心,以远程教育站点为支点、以“数字电视+互联网”为支撑的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综合服务平台,组织人员挖掘适合巴中特点的课件资源,收集、整理各类种、养、加工技术的文字资料,开办种养技术、乡村旅游等专题培训8000场次,新涌现1.3万余名致富能手,4300余人实现自主兴办产业,带动46万余名党员群众参与产业发展。

  素质提升的“加油站”

  借助远程教育综合服务平台,以教育党员、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为目标,统筹整活资源,推行“菜单式”“点播式”培训模式,开展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致富能人培养成村干部的“三向培养”活动,提高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本领。

  平昌县云台镇五台村6组村民沈清儒几年前患上直肠癌,为治病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两个孩子一个上高中一个读初中,村上把他确定为贫困户。一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子,变得更沉默寡言。谁知,他到村里远程教育站点学习几次变得开朗了,还找准了致富门路。在镇技术人员结对帮扶下,沈清儒养了40多头牛,还饲养了猪和鸡鸭。现在,他成了镇里有名的养殖大户,养殖业价值在50万元左右,不仅自己脱了贫,还带领村民一起走上了致富路。2016年,沈清儒被评为全市“脱贫攻坚之星”。

  如今,全市已有3800余名农村党员成为致富能人、2100余名农村致富能人成为党员、1600余名能人党员成为村干部,565人成为市、县创业典范。

  乡风文明的“助推器”

  “现在只要一有空,村民们都爱往‘远程教育活动室’里钻。”巴州区化成镇长滩河村第一书记李润生说。自从有了“远程教育活动室”,村里学知识、学技术的多了,喝酒、赌博的少了。农闲时,村民们还自发到村“远程教育活动室”,利用配备的投影仪唱起卡拉OK。

  以前长滩河村村民卫生意识差、文明意识差,通过远程教育综合服务平台播放的《树新风·除陋习》节目让村民感受很深,自觉改掉了一些坏习惯。长滩河村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村两委班子战斗堡垒作用,成立了文明新风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基层自治组织,积极营造以村风带民风、以民风促社风,用文化引领乡风文明、正气充盈,把农村建设成为新时代文明新高地。

  为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通江县空山镇以“农民夜校”“远教平台”为依托,建立健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一约三会”组织,选出有威望的老干部、老党员,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开展“家风家训”活动,引导家家户户立家规、传家训,讲家事、树家风。

  目前,全市利用农民夜校、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综合服务平台资源,开展各类文化娱乐活动,极大提高党员干部群众的幸福指数。据统计,去年以来,全市各站点共为群众播放弘扬文明新风专题片1.6万场次,开展感恩教育1.4万场次,受训群众达70多万人次,培育“遵纪守法户”“五好家庭户”“双文明户”30万余户。

【责任编辑:苦菜花】
页面功能:【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