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8-sb.com
站内搜索:

开启治蜀兴川的新征程

【2018-07-10 09:42:40】【来源:巴中日报】【字体: 】【颜色: 绿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

  指示精神的决定》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诞生记

  2018年6月30日下午,成都金牛宾馆,在热烈掌声中,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决定》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新时代治蜀兴川开启了新的征程。

  全会筹备之初,省委就鲜明提出,必须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作为主题主线贯穿始终,一张蓝图绘到底、重整行装再出发,结合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对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作出新的战略谋划和部署,确保党的十九大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巴蜀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两个《决定》,无论是总体把握还是具体安排都很好体现了这一点。《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决定》,是管总的指导性文件,是政治文件;《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是聚焦发展第一要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文件。两者定位上合理分工、内容上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是确保全省工作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胜利前进的行动纲领。

  两个《决定》全文刊发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普遍认为,省委《决定》和省委书记彭清华关于两个《决定》所作的说明,充分体现了省委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拥护核心、维护核心、紧跟核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对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更好落实新发展理念要求,更好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推进四川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读书班上出题目,调查研究做文章,汇报会上交答卷,省委全会绘蓝图。两个《决定》出台的过程,就是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对四川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坚定用以指导四川各项工作的过程时间回到两个多月前。4月12日,春暖花开的日子,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读书班在成都开班。

  3天时间里,全省市厅级以上领导干部汇集成都,回到课堂,目的无比明确:深入学习、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对四川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丰富内涵,以此作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根本遵循。

  彭清华在读书班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四川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治蜀兴川最明确、全面、精准的定位,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四川改革发展量身定做的“定盘星”。

  省委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对四川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聚焦于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时代课题,指明了新时代治蜀兴川的历史方位、总体要求、第一要务、根本动力、开放格局、重中之重、价值取向、生态重任、法治保障、政治保证,为治蜀兴川标注了时代方位、提出了总体要求、作出了战略谋划、指明了方向路径、描绘了美好蓝图,是指导治蜀兴川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

  以这个读书班为开端,省委决定在全省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在大学习中“学懂”,在大讨论中“弄通”,在大调研中“做实”,切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对四川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四川落地落实。

  聚焦新时代四川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立体全面开放格局等事关四川全局和长远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省委确定了22个重点课题,分别由省领导直接负责,展开调研,在田野里问问题,在大地上求答案。

  不到3个月时间,省委领导深入各市(州)、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实地调研,省委相继召开交通建设、南向开放、产业发展等专题会议,召开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以及在川部委属院校、科研院所、中央企业和金融单位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情况汇报会,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

  5月28日至29日,省委召开“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成果交流汇报会暨省委中心组学习会,22个重点课题调研成果在这次会上轮番呈现。这些省级重点课题调研报告以及各地各部门各方面调研报告,为起草省委两个《决定》稿提供了丰硕的理论成果。

  出台两个《决定》,既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又离不开扎实的工作准备。

  为做好两个《决定》起草工作,今年4月中旬,省委决定成立全会文件起草组,在省委常委会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两个多月时间里,起草组集中力量、集中精力开展工作,数易其稿,6月10日形成两个《决定》初稿。

  《决定》初稿形成后,经过省委常委会深入讨论,之后按程序征求了省委委员、候补委员,省纪委委员,省级党员领导干部,市(州)党委、省直部门(单位)党组(党委),省老领导、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等方面意见,还专门征求了党外人士意见。省领导利用出差调研机会,还听取了部分市(州)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的意见。征求意见过程中,大家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文件起草组认真研究吸收,作出重要修改。

  6月29日,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在成都开幕,与会人员踊跃发言、热烈讨论,积极建言献策。可以说,全会充分运用了“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成果,读书班上出题目、调查研究做文章、汇报会上交答卷、省委全会绘蓝图,会议文件最大限度地汇聚了各方智慧,凝聚了各方力量,为全会胜利召开奠定了坚实基础。

  跳出四川看四川,跳出当下看四川,站在四川看四川,两个《决定》的诞生过程,就是站在新的起点上对四川省情的再审视再认识、对事关四川发展全局的重大工作思路和举措进行再梳理再谋划再落实的过程

  面对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的伟大事业,省委在《决定》起草之初就明确:一张蓝图绘到底、重整行装再出发,坚持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确立的发展愿景、作出的战略谋划、部署的重点任务,不提新口号,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对事关四川发展全局的重大工作思路和举措进行再梳理、再谋划、再落实。

  旗帜高扬,方知所趋赴;脉搏把稳,才能下准药。

  制约四川当前发展最大的问题在哪里?如何找到这些问题?

  刷新坐标,跳出四川看四川,在横向比较中找问题。

  四川要发展,不能偏居西南一隅埋头拉车,以西部前列自居,而应该破除“盆地意识”,刷新坐标系,在全国乃至全球格局中再审视、再认识。

  去年,我省第三产业比重比全国低1.9个百分点,比广东、浙江分别低9.5和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较全国低13.3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居全国第6位,人均水平却居第22位……“大而不强”特征明显,发展不足仍是四川最突出的问题。

  着眼长远,坚持目标导向,在纵向对标中找问题。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6个省份之一,我省还有68个贫困县、5295个贫困村和171万农村贫困人口,尤其是还有凉山彝区这样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是影响全省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控制性因素。

  敢于碰硬,勇于担当,在攻坚破难中找问题。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一个个问题凸显出来:产业体系不优、市场机制不活、协调发展不足、开放程度不深……

  能否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探索中提出问题,以历史勇气直面问题,以责任担当研究问题,以实干精神解决问题,更是考验一个党组织的重要标尺。

  经过两个多月时间,一个个事关治蜀兴川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都已精准找到解答:

  ——围绕破解区域协调发展不足的问题,《决定》创造性提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

  ——围绕破解产业体系不优的问题,《决定》提出,要构建“5+1”产业体系;

  ——围绕破解开放程度不深的问题,《决定》提出,“四向拓展、全域开放”,重点推进成自宜和成南达两条350公里时速的高铁建设……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形成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冲破阻滞四川“四向拓展”“肠梗阻”;

  ——围绕破解市场机制不活的问题,《决定》提出,要加大改革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一个个站位高远、精准补短又事关发展全局、透着暖暖民生温度的新战略新部署新举措,刷新着川人的理念,也必将引领巴蜀航船行稳致远,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浓浓的民主氛围,求真务实的作风,两个《决定》诞生的过程,就是进一步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汇聚民心民智,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过程

  两个《决定》起草过程中,省委始终重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省委领导不仅多次听取专家学者、各界人士的建议,还深入市(州)调研,听取市(州)党委主要负责人意见。在一次座谈会上,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畅所欲言,先后有9位人士发言,一直从早上谈到错过午餐时间。

  起草组成员办公桌上厚厚一摞报告和建议,是对集思广益的“深度”和“广度”的具象化表达——这当中既有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和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协党组负责同志牵头形成的22个重点课题研究报告,也有各市(州)、省直各部门(单位),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川部委属院校、科研院所、中央企业和金融单位的306份调研报告,还有多次民主协商会上,全省党员干部、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等建言献策的记录。

  求真务实的作风贯穿于整个起草过程中。从体例看,两个《决定》打破常规,不搞穿靴戴帽,开篇只用短短约100字引语交代背景和目的,随即开门见山、直指重点——《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决定》,紧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十个方面逐一研究部署、细化落实;《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行文中省去了常见的起承转合,以务实简练的行文风格,逐条研究支撑我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26条举措。“不管用的不写,落不到实处的不写”——坚持“两不写”的原则贯穿两个《决定》起草全过程。

  打破常规,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在最大程度上把空间留给“干货”。

  比如,《决定》明确提出,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等万亿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构建具有四川特色优势的“5+1”产业体系。

  这些重点产业的选择,立足“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对省情的深刻把握,既着眼四川发展实际和比较优势,又把握了新一轮产业革命的趋势。大家认为,构建“5+1”产业体系是务实之举,有基础、有条件、有支撑,且彰显了四川产业特色。据省经信委透露,我省对上述每个产业都将一一实施专项培育。未来几年,五大万亿级支柱产业发展可期。

  “两个《决定》着眼的,并不是遥远的未来,而几乎全部着重于当前最该干、最能干、最能干成的事。”起草组成员难以忘记,为确保可落地可操作,起草组成员们和省级部门你来我往,和市(州)面对面对接,进行了多次讨论、修改完善。

  细心人发现,两个《决定》坚持不平均用力,重要内容浓墨重彩,一般内容略写,体现了不务虚言、但求实干的取向,进一步激发了全省人民崇尚实干、狠抓落实的精神状态,提振了攻坚克难、筑梦圆梦的信心决心。

  方向明确,定位精确,汇聚民智,求真务实,两个《决定》昭示了全省人民朝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行的坚定信念,彰显了全省人民奋发有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坚强意志。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省人民的艰苦努力、苦干实干,习近平总书记为四川发展作出的总体擘画必将一步一步变为美好现实。

【责任编辑:苦菜花】
页面功能:【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