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党云峰
随着在创作上的不断求索与逐渐成熟,“90后”作家越来越受到关注。为研究“90后”作家创作的整体态势,深入分析“90后”作家的创作特点,中国作家网、《作品》杂志社近日在北京共同主办了“90后:正在成长的文学力量”研讨与座谈会,就文学创作中的自我经验与历史经验、如何理解文学创作中的时间问题、如何突破创作瓶颈、书面语与口语等创作实践问题进行探讨。
薪火相传:
新生代书写新时代
中国当代文学进入新时代,需要勇于创新、富有力量的文学书写,“90后”作家是中国作家协会一直关注的新生力量。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主任吴义勤表示,“90后”作家越发呈现出个体多元的文学品质,以丰富的面貌、开阔的书写行走在文学前沿。无论是深入生活现场的现实题材,还是具有先锋色彩的寓言式小说,抑或从个体经验出发的灵性探索,“90后”作家始终怀着对纯文学的信仰与追求。从他们的创作中能感受到文学的朝气、看到他们丰沛的才华,相信他们不会辜负时代的期许。
“90后”作家王占黑在创作《空响炮》时说:“我书写城市中的熟人社会,想给予它真实、细致且平视的呈现,寻求当代社会中普遍的民生状况和联系。”评论家张清华对此给予肯定:“这部作品透露出一个社群中富有实感的经验。她回避了个人腔调,去探寻社会复杂经验中的各种杂语。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充分角色化,甚至有很多具有野心的语言在文本的空间里回荡,非常有意思。”
“在文坛迅速崛起的‘90后’作家群体,是代表中国文学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崭新文学力量,希望他们始终坚持正确的创作导向,坚定向上的艺术理想,始终弘扬创新精神,勇攀文学高峰。”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知干表示,广东省作家协会一直高度重视“90后”作家培养工作,开展并举办了一系列青年作家的培训班和作品研讨会,鼓励和扶持一大批青年创作骨干参与重大题材创作。
叙事姿态:
以独特思维把握写作资源
在“90后”作家眼中,无论现实主义、现代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都是需要认真对待的传统。“90后”作家的一个典型特征是从自我经验出发,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评论家施战军认为,“90后”作家最大的特质恰恰是没有强烈的姿态,他们的写作是源于天性、本真的思考,正视并记述生活。已有的生活常规对他们不断造成“碰壁”,新生事物形态的发展又冲击着他们剖解自我、看待世界的视角。面对本土与西方、传统与先锋的碰撞,“90后”创作群体所回应的是令人惊喜的包容、延展与融合。
评论家郭艳认为,相较于“80后”的作文大赛和市场包装等文化语境,“90后”作家正在陆续从语文教科书和日常刊物的语言中逃离出来,中西文化杂陈的话语方式在新的写作中逐渐凸显。“90后”的生活环境多是物质化的城市,现代性的深层经验对他们来说已经是日常,因而作品中具有强大的主观意向性,表现出冷静甚至冷漠的叙事姿态。
“90后”作家已经成为网络文学作者的主力军。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副主任、中国作家网总裁鲍坚表示,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成为文学传播的重要阵地,深刻影响着作家的创作。要重视文学传播、重视对文学新人的挖掘与培养,实现传统文学阵地与互联网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这对文学的发展至关重要。
“90后”作家用文字书写自我、发现自我、保持自我,形成了独特的文学话语,丰富了当下文学生态,拓展了中国文学的版图,但在写作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对现实题材把握还没有那么深刻、把握历史题材还比较稚嫩等,与上几代作家相比,“90后”作家的作品多了想象力,但少了些生活的质感。与会专家表示,独特的写作资源如何进行有效的艺术转化,值得青年作家反复尝试和思考,很多问题会随着“90后”作家的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而有所改变。专家对他们今后的创作充满期待。
在1998年评论“70后”作家时,施战军所写的文章题目恰好也是《正在成长的文学力量》。施战军说,从1998年到2018年,中国的社会进程和文学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希望作家彼此尊重,共同维护文学的尊严。
摆脱标签:
“代际”批评的有效性在丧失
当代文学常以“代际”划分不同时期的作家群,以期把握时代进程中作家的写作共性、扫描文学作品所折射出的精神向度,由此,乡土写作、反叛精神分别成为“70后”“80后”作家鲜明的标签。面对“90后”新生代作家,是否可以用“代际”来定位他们的写作?吴义勤指出,用“代际”定位容易形成一种主观性、概念性的抽象和想象,这种划分存在风险,毕竟个别作家无法代表整体,在“80后”作家的划分中就存在这个问题,所以现在对“90后”作家的“代际”命名,是期待一代人的成长,同时希望他们的创作风格多样,避免同质化。
贺绍俊、张清华等评论家认同“代际”作为一个概念的历史意义,同时承认其正逐渐丧失批评的有效性,因为所有作家都在以个人方式努力摆脱标签,形成自己的风格。
“90后”作家还在成长中,写作难免显得稚嫩与青涩。广东省作家协会秘书长、文学院院长熊育群说:“怎样写出深厚与复杂的人生体验对他们来说依然是持久挑战。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吸取养料,挖掘本民族的文学特性,可以成为青年写作者未来的探索方向。”